提高食物中毒诊断实效性的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提高食物中毒诊断实效性的方法探讨

孟魏姚珍

孟魏姚珍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510220)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因诊断实效性。方法:采集某次食物中毒事件中重点样品,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双色荧光检测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因诊断中16小时出病因初步诊断结果,40小时出阶段检验结果,48小时出最终诊断结果。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中,采用PCR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诊断出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的实效性。

【关键词】食物中毒;病因诊断;实效性;聚合酶链反应

【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52-02

面对水质污染、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细菌性污染事件,需要及时诊断并提高检验的实效性。在细菌性污染事件中,快速而准确地鉴定细菌种类是提高细菌性污染事件处理效率的关键[1]。为提高细菌性突发卫生事件食物中毒病因诊断的实效性,本研究以某次食物中毒事件为例,探讨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因诊断实效性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采集某次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重点样品,包括32份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9份饮用水水样,10份食物,11份厨师肛拭子,2份冰箱拭子。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

使用仪器包括荧光定量PCR仪、DL-96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电热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及微生物过滤系统;试剂:PCR双色荧光检测试剂,各种增菌液、生化反应管和选择性培养基。

1.2.2检测方法

根据检验需求,接到标本后,采用一种或多种PCR试剂盒对标准同时处理,肛拭子直接划线接种各种选择性分离平板,置入亚硒酸盐肉汤中,进行37℃增菌培养,对饮用水样品通过微生物过滤系统进行抽滤、食物样品均质处理,然后再行增菌培养。6h后取出增菌液100μl,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100μl生理盐水,离心2min,弃上清液,加20μl裂解缓冲液,并置100℃金属浴,10min后再次离心2min,保留上清液备用;食物样品加入少量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后,离心10min,取上清液高速离心5min,加20μl裂解缓冲液,后续处理同增菌液。按照试剂盒要求,将反应液分组混合均匀,按照22μl进行分装,取经处理后的各类标本上清液3μl加入反应液,并取参比品3μl加入相应的反应液中,同时上机行PCR扩增循环,收集荧光信号,判断结果。

2.结果

2.1提前纯培养并鉴定

有9份样品在直接划平板培养9小时后,长出疑似沙门菌的菌群。将这些可以菌群提前进行半固体琼脂斜面、三糖铁琼脂斜面、蛋白胨水、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尿素琼脂、蛋白胨水的接种,并置于37℃进行纯培养。挑选出提示为半固体琼脂斜面培养6h后的纯培养物,上DL-96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试验。接到样品后16小时,根据血清试验和PCR检测的结果,初步判断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为沙门氏菌。

2.2生化鉴定结果

分离平板20小时之后,培养出典型沙门氏菌群。接到样品后40小时,结合血清学试验、镜检菌体形态、和生化反应的结果,并经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确定结果为肠炎沙门氏菌。

2.3最终结果

根据对不同批次的培养物穿插培养和鉴定试验的结果,接到样本后48小时内,陆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的样品患者肛拭子23份、厨师肛拭子7份、冰箱拭子l份。结合流行病学的调查,最终确定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微生物细菌中毒事件逐渐上升,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较为常见的微生物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处理中涉及的重要技术课题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检测食品细菌[2]。以检测有害微生物而言,测定菌群总数的标准方法是在无菌情况下,将待测样品稀释,取2-3种适宜的稀释度,将1ml的每种稀释度大测样品放入15ml培养基的灭菌平皿中在36±1°温箱中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皿中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总数。实验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出平行样品并作空白对照。这种方法培养的时间较长,且对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以及检测条件要求比较严格[3]。

目前,许多新的快速检测正在迅速发展,如比色DNA杂交检测法、基因探针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抗体染色法、免疫传感器法、酶标抗体法(ELISA)、同位素标记抗体法、乳胶凝集法等免疫学的检测方法;此外还有抗阻法等生物化学法,其中PCR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的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快速便捷、特异度及敏感度高、易自动化等多个优点,可同时检验两种细菌,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4-5]。此次病因诊断,16小时出初步诊断结果,报告阶段检验结果的时间为接样后40小时,在接样后48小时出最后诊断结果。检测过程中,应严格做好PCR检测仪的质量控制,分清楚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将它的检验结果与培养结果结合判断,并作为结果进行报告。

综上,对于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食物中毒病因诊断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并力争在最快的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检验结果。以最快的速度和准确的结果报告初步结果,分阶段报告检验结果和最终结果。充分利用流行病学的调查,不拘泥于传统的检验方法,利用快速检验设备及试剂作出快速检验。对重点样品进行可疑菌种的重点监测,提高诊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安平.细菌性食物中毒回顾性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

[2]金晶,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临床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0,7(8).

[3]宋宁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技术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B12).

[4]王寒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源性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19(2).

[5]黄薇,等.核酸检测技术在细菌性食源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