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急诊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欣镅李清

李欣镅李清(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急诊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分析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易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探索预防及调节方法,对提高保障护士的心理卫生与健康,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医疗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士心理疲劳对策

急诊科工作接诊急,重症多,病种复杂,患者病情变化快,急诊护士每天面对各种危重病人及心情烦躁的家属,并且应付无数次的上级领导检查,无生活规律的工作,从而导致该科护士的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因此护士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常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1],这是心理疲劳的表现,也是导致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急诊护士的心理疲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1心理疲劳来源

1.1环境因素

1.1.1外界环境

急诊科是医院窗口,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多,要求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应急能力强,需要果断决策和快速实施救治。同时它又是一个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2],比如抢救患者的医护配合默契程度及对医嘱的执行熟练程度,护士与管理者的冲突、护护冲突、护患冲突,尤其是护患冲突尤为突出。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就诊患者对医院的期望值很高,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到达医院后希望得到快速而周到的服务。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护士的患者及家属,也必须忍受委屈,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在工作中状态不集中而导致操作失误。

1.1.2心理环境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仅是疾病的护理,同时包括心理和文化在内的全面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3]。国家对医院护士学历的要求,从过去中专到目前大学本科,甚至硕士到博士,加之急诊科在医院是一个跨各临床专业的科室,她们不得不换班或放弃休息,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加上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业务学习和考核,要求护士加班加点强化训练急救仪器的操作和熟背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流程等,盲目持续而产生心理疲劳[4]。常规下人的行为活动有基本的规范,当人心理疲劳时,正常规律被破坏,准确性会下降,同时心理疲劳易被忽视,许多人认为休息或坚持一下会挺过去。然而,许多差错都是在这“挺过去”的过程中发生,所以心理疲劳是最危险的隐患。

1.2生理因素

急诊护士一般较年轻,她们都要经历恋爱、婚姻、家庭、怀孕、生育等人生的重要阶段,当人体的生理状况不良、疾病、过劳或婚姻家庭不顺,身体不适时,易致生理功能下降,而且无规律的三班倒,使人的生物钟受到影响。当人的生理状况不良、患病、过劳后身体自感不适时,导致生理、心理机能下降,表现为心烦意乱,视力模糊,注意力分散,四肢乏力等。如此时继续工作学习,使效率调节机能超负荷运转,易产生护理差错甚至事故,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1.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

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群以及具有传染可能性的血液、体液或其他传染媒介[5]。近年来,我国结核病、艾滋病患者逐年上升,新发烈性传染性疾病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和流行,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密切接触,有可能出现被传染的情况,从而加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预防和干预

2.1积极改善和优化工作环境

首先对于空间环境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急诊室的有效使用面积,从而缓解空间环境对心理上产生的压力;其次,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流程和工作程序,减少无效动作;第三,利用传媒报道的公正性,加强正面宣传,普及医疗法律常识,创造文明行医就医环境,积极弘扬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增加群众对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尊重与理解。

2.2合理安排工作,提高生活待遇

基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医院管理者要将护理工作和医疗工作同等重视。在物质保障上,合理增加护理人员,定期调整班次;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减少工作强度,适当鼓励休假,合理安排奖金分配;在职称评定中,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适当提高比例,以提高其竞争意识,增强岗位吸引力。在精神支持上,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影响周围的工作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工作环境,减轻心理疲劳。

2.3急诊科护士的选择与培训

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和危重患者的需求,挑选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和经验,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动作敏捷,工作效率高的护士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足以胜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的需要,使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有信任感。由于岗位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抢救流程和抢救技术,用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所以要严格管理,加强业务学习,鼓励并支持她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2.4提高护士心理适应和协调能力

提高急诊护士的素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愉快的心理气氛,营造惬意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兴趣[5]。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树立积极向上,愉快良好的心境,不定期讨论抢救患者的心理感受,通过组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有效缓解和调整工作上的心理疲劳。提高护士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2.5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应有崇高的职业自豪感,愿意为白衣天使这一职业付出辛劳的汗水,换来患者的健康,挽救其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敬时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平衡。总之,对待挫折的心理准备越充分,挫折感就越弱,心理承受能力也就越强,这是自我心理保护的有效方法。

2.6自我价值的认定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早已得到了证实,护理工作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6]。护士通过自己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要坚信自己的追求,并不断学习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完善现存的护理体系,为护理事业的进步做不懈的努力。

3小结

急诊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它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救治条件,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及生命质量,但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急诊护士心理影响日益突出,所以应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引起管理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提供正确有效的预防知识,对今后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永菊.急诊科护士SCL-90测试结果与应付方式选择的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6):38.

[2]席惠君,安锦慈,张岭.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88-89.

[3]席淑华.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10.

[4]吕冬梅,陈京立,刘雪松.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4.

[5]徐朝艳,张振路,林细吟.护理职业紧张对个体疲劳水平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

[6]凌力.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