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浅谈新时期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李中林

李中林(重庆潼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校402660)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校的其他各项建设具有统领、决定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学校校园文化,教育者必须根据本校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构建校园教育系统,明确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教育工作,并不断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更适合教育发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优化学校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三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实现这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校园特色教育的开展。

1、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这里说的的物质主要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物质文化是一个实体,也是为学生、老师提供服务的基础,而各个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整体结构,直接反应了校园物质文化水平。

2、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领域中,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师生所普遍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以及学校的基本精神,教育指向等。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3、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没有制度,一切管理都会无章可循。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并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应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二、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目的“功利化”。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针对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而进行的;许多校长纯粹把它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自己的一项政绩工程,因此,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校园“文化墙”、立校园雕塑、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

2、建设内容“片面化”。大部分学校只注重了学校硬件、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物质文化建设,但制度文化建设弱化,精神文化建设一片荒芜。

3、建设形式“庸俗化”。目前,学校校园文化普遍缺乏核心理念,大多数学校依然存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

4、建设过程“激进化”。现在,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热”盛行,一些学校为顺应要求急功求利,“大跃进”态势十足。这实质上与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和形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打造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改变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骨干化”现象,应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突出主体性。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培植者,应加强学习,努力充实文化资本,提升文化修养,形成文化自觉。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2、体现校本特色,兼顾校园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校内实际情况出发,正确把握办学的定位,考虑到学校基础、校园环境、师生情况的差异,制定适合本校发展、能满足师生根本需要的文化建设方案,以此来指导校园文化的科学发展。同时加强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并以现代先进的精神文化作为补充和融合,让学生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同时,思想也能与时俱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校园文明与时代同步,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3、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具有美育和激励作用的校园布局。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生不仅是校园美的欣赏者,也应该是校园美的创造者。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保养中,坚持学校与师生相结合,群策群力师生动手,教学总环境由学校负责,教学区内而非永久性由各班师生动手完成保护,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促进对硬环境的建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校园净化、美化、绿化和靓化,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精心营够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4、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样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文化对形成学校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共识。同样,学校文化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成为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铸于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动力,是一种明智远见之举。

[参考文献]

[1]季萍.学校组织文化的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4(7).

[2]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习组织文化的重塑[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3]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

[4]何岑莆.爱的教育[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