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学中高中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浅谈现代教学中高中德育教育

陈国忠

陈国忠

〔摘要〕伴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提倡是我国教育改革中质的飞跃,素质教育的开展也为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德育教育的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现代教学高中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我国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强调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授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注重创新和个性,并弘扬个性的发展。21世纪是对人才极度渴求的时代,需要学生在有足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已经让很多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偏差。要想彻底摒弃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就必须从源头开展对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针对现阶段高中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展问题并寻找原因,再进行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当前错误的德育状况,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我国当前高中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中德育教育主要缺乏实践力度,教育途径片面单一,内容空洞,没有实际;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缺乏科学、健全的评价标准,总以试卷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考评依据。

1.1缺乏德育实践力度。当前很多高中已经开始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并对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出具体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德育教育内容来实施,对学生进行测评时,仍然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作为对学生素质水平能力高低的测定。当前学校办学主要根据升学率作为测评的主要标准,学校不得不把德育教育放在一边,由此可见高中学校缺乏对德育教育的实践力度。

1.2教育途径片面单一。现阶段的高中德育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满堂灌”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简单、枯燥,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调动起对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是威严的,学生迫于对教师的敬畏,不敢对知识提出质疑或产生疑问,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

1.3德育教育内容空洞。德育教育只是在日常行为规范上对学生做出同等教育,并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要建立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学校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却从来没有考虑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学生,这样缺乏核心的教育是没有意义且效率低下的,空洞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无法把学到的内容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就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德育教育并不是考试内容,很多学校并不重点讲述这门课程,没有上级的重视,学生自然也不会对其感到重视。因此,德育教育的结果普遍偏差。

1.4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在普遍推广并实施素质教育,但当前的高校教师仍然采用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会无意的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认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道德品质也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道德品质也一般。这种评价方法是及其错误、不科学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犯错后也不会得到很严肃的处理,但成绩较差的学生哪怕犯一点小错也会被老师责骂。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对以后的德育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5教师素质水平整体偏低。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交手段。尤其是班主任岗位的特殊性,更加大大影响着全班同学的德育水平。随着当前教师力量的逐渐壮大和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班主任的角色更多由青年教师进行扮演,他们普遍具备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眼界,在工作上也兢兢业业,但他们的生活阅历并不丰富,而且因为年纪较轻的缘故,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中市场经济等利益方面的负面影响,很难做到对学生平等看待。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不能公平处理问题,这不但影响了班内的德育文化建设,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言传身教的伟大形象和光荣使命。

2加强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要完善高中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完整性,就必须对高中的德育教育重新进行定位和良好的规划。

2.1优化德育教育目标。优化德育教育的目标,即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层次性和基础性。高中生所接触的社会程度还不够深,学习要根据其接触社会关系的顺序将德育教育分层培养,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样他们就懂得如何在社会中遵守相应的生活规律和行为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利他精神,和乐于助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高尚品德。这些教育内容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一种内化的行为和准则,学校要努力在教育中达到这一高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的高尚的人。

2.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育除了要对价值观进行教育,更应该引导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主动对其学习,让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实际锻炼、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的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2.3联合各方面发挥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任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下的高材生。对于德育教育,学校要在各学科的讲授中渗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并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家长在家庭中,也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方法,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对学生实施生活中的德育教育;社会方面,要净化社会大环境,给高中生一个洁净的社会面貌,才能激发他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和崇尚心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会一帆风顺,这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因此,学校要一改传统思想,重视起对高中生德育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杜振慧等.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之方法[J].科学教育,2010(06)

2宋刚.实施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班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S1)

3周立洁等.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方法[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12)

4易和好.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要领[J].中国教师,2010(S1)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俊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