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帅王芸芸孙祥迎(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276500)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15-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股骨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探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结果100例需要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经过麻醉,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没有出现血流动力学大的波动和不适症状,术中对患者给予常规的面罩吸氧,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症状,经过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老年人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对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大,通常伴有合并症,因此对临床麻醉技术的要求较高[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麻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连续硬膜外麻醉技术提高了临床麻醉质量,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临床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现在对我院在2009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股骨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探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09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股骨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男性患者占64例,女性患者占36例,患者的年龄在65岁到92岁之间。所有患者在术前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有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等疾病,经过临床诊断均需要给予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术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探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
1.2方法
给予需要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先建立静脉通路,在患侧的上侧卧位进行穿刺,在头侧置入管之后让患者改为平卧位置,无血和无液之后注入2%的利多卡因,使用的剂量在3~4ml之间,对平面进行检测,确定没有进入到蛛网膜下腔之后注入0.75%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手术开始之后给予患者氟芬合剂或者咪达挫仑进行镇静,术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效果。
2、结果
100例需要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经过麻醉,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到大约30%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到正常。没有出现血流动力学大的波动和不适症状,术中对患者给予常规的面罩吸氧,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症状,经过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现象。
3、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术中患者的血管结构会发生改变而生成血管活血物质,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对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大,加上老年患者自身生理特征具有特殊性,器官功能出现衰退现象,对于麻醉的承受能力降低,明显增高了麻醉风险,因此对临床麻醉技术的要求较高。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老年患者的呼吸、意识和循环等造成的影响较小,被广泛适用于老年患者临床麻醉治疗中[3]。术前要对患者全身的营养状态进行改善,让患者保持最佳的状态接受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准确把握,使血流动力学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尽量减少使用辅助药物,避免出现低氧血症。
术前对患者的病情和术中可能导致的并发症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对老年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密切观察,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使得临床麻醉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上述结果显示:100例需要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经过麻醉,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到大约30%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到正常。没有出现血流动力学大的波动和不适症状,术中对患者给予常规的面罩吸氧,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症状,经过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现象。说明了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2011,30(27):321-322.
[2]周裕林.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02):115-116.
[3]周淑敏,刘金虎,果君媛.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2011,15(1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