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淑婧
(成都市双流艺体中学双流610200)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到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心理品质和作风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有利于探索教与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规律和途径,有利于探索教与学有效联系的方式和技巧,最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思想观念。
教师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他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直接影响着他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方式。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新生学生;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来对待。错误的学生观必然导致“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一言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背,教师管学生从,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师转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当然根据教学需要,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具有启发意味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活动是不能算在“一言堂”之列的)。
(二)学识水平。
教师的学识水平决定了他在学生中的地位和威信。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是一个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这是一种核心的或中心的角色。教师渊博的知识是满足学生求知个体户是沟通教与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学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如是,教师就能象一块巨大的磁铁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听从招唤。
(三)教学技能。
教师不仅应具备渊博的学识,还应具备日臻完善的教学技能。不仅应科学地传授知识,而且应该艺术地教会学生学习;不仅应掌握传授知识的技能、技巧,而且应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使他们形成有社会主义的、有价值的定向。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对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取得最仁的教学效果是最重要的条件,当然也是教与学沟通的最重要因素。
(四)心理品质。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它包括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
1、教师的兴趣。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主要表现在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钻研教材内容及讲究教学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对自己所截长补短产的兴趣,可引起学生相应的学科兴趣。
2、教师的情感。教师对教学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热爱是一种重要的高尚的情感品质。
3、教师的意志。教师意志上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学生看来,教师很机智,有办法,不容许随便犯错误。因而更加听从教师的教导,更加认真招待教师的要求。
(五)作风方式。
“有效的教学是和有效的领导紧密相联系的。”教师的领导作风和方式对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气氛与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MARY•BANY)认为,教师的领导能力,也许比教学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教学活动的成效依赖于教研的领导能力。教师作为一个领导者,可能有三种作风:专制的作风、民主的作风和放任的作风。
1、专制的作风。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的绝对权威。教师控制少言行,学生没有自由。教师的话,学生只能招待不能违抗,好像教师的话具有法律性质一样。学生稍有违抗,轻者遭训斥,把教师和学生视为相互对立的关系。
2、放任的作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或者不愿管理学生,或者认为“管不住”学生,让学生放任自流。既不控制学生的言行,也不给予指导。具有这种作风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和道德感。不热爱教师工作,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一种。
3、民主的作风。教师在课堂上新生学生,重视集体作用,用民主方式讨论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较好。教师不以权威压制学生,不滥施惩罚,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在教师指导下,课堂充满了友好和谐、积极认真的教学气氛。具有这种作风的教师教学观念先进正确,心理品质良好,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的关系。
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是多方面的,有些分类研究中还认为,教师应该是“模范的公民”、“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家长的代理人”、“社会心理学家”等等。从这些分类中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职业也没有象教师这样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的约束,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艰巨和崇高。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和过程。如果只有教师和主导作用,而无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
所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在一个教学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但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力是不等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成为教学“策动力”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总导演,对实现教与学的“合力”效应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学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并及时消除教学隔阂,化解教学矛盾;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使教与学相互激发,相互振荡,相互补充,相互放大,达到教与学双方和谐高效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