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要凸显“学”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3

学案要凸显“学”的特点

徐敏标

——以高中数学学案为例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徐敏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被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学案”是和“教案”相对应的,既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案”[1]。但是由于编写学案都是由教师操刀,所以难免会偏离“学”情,弄得不好不但不能起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主要以高中数学学案为例,谈谈如何让学案凸显“学”的特点。

一、学案编写偏离“学”情的若干表现

1.从“教”出发设计学案

(1)以教师为主体陈述目标。

在不少学案中,我们发现学习目标的表述带有浓重的教师中心色彩。比如“使学生掌握……”,或者“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体会……思想”等[2]。这些表达方式在以往的教案里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得到认可的,甚至现在的有些教学参考书上也还是这样示范的。

(2)以教法为主线呈现问题。

许多学案明确要求学生只能做学案上的某一部分,或干脆在学案中明确课前学什么、课堂学什么、课后做什么。理由是不这样安排,有的人学的多,有的人学的少,会导致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出现很多不便和麻烦。另外在课堂学习部分,不少学案都会安排几个典型的例题,作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示范解题的材料,然后再安排供学生模仿、板演、讨论、展示的一些题目。

(3)以教案为模板安排结构。

有些学案实际上是教案的翻版。学案分成四大部分: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基本上也是四个环节:课前预习、例题学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种程序安排很显然是从教案搬过来的,没有凸现学案的特点。

2.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设计

学习目标应该既包含行为目标,也包含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等。但是我们看到不少学案对行为目标的达成很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题充满学案,而体现能力要求、创新意识以及过程方法的体验问题难得一见。学生在反复操练之后,除了技能的熟练外,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悟,数学的工具性得到了重视,而数学文化性和教育价值却有点缺位。

3.缺少个性化的设计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同一个任务、同一个问题他们各自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会呈现不小的差异。但是大多数老师在编写学案过程中,很难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编写,所以学案缺乏个性化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上,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心理体验,缺少具有个性化的设计,是当前学案编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学案编写为什么会偏离“学”情

1.教师理念方面的问题

在部分老师的头脑中,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仍然有较为牢固的地位。在学案编写时,他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眼前似乎有一群学生在等待自己的指挥,自己还有不少锦囊妙计需要传给学生。于是在叙写学习目标时,非常习惯于使用祈使句,把行为主体本应该是学生的,变成了教师。在环节安排上,总是从有利于自己讲授的方面思考,而忽略学生会怎么学、怎么想、会遇到什么问题?

学案本来就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或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材料。学生何时用、怎样用学案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决定权。但是由于在教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有些教师编写学案不是从学生学习的内在认知规律出发,不是按照数学探究的内在逻辑展开,而是以方便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师课堂的操控为基本出发点。不去思考学案与教案的不同之处,也不去很好研究学案自身应该具有的特点和要求,只是把过去编写教案的经验和做法不加区别借用过来。

2.专业素养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老师关注的是如何把概念、题目讲清楚,学生只要认真听,慢慢咀嚼,加上反复训练模仿即可以。但是新课程改革要打破这一传统,变教师“讲为主”的课堂为学生“学为主”的课堂。因为在后现代教师观下,教师的角色必须实现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教学任务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同时,课堂教学也由结果教育转向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过程教育[3]。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课,不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题目讲一遍了事,而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等等。这就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许多老师不适应这样的新要求,缺乏学法指导的经验,缺乏在变化过程中把握课堂学习节奏的能力,也缺乏从学的角度编写学案的功夫。对于一些教师看来简单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疑问、哪些想法,教师缺乏研究和思考,对于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独立探究,哪些问题学生需要合作讨论,哪些地方能够生成新的问题,达成生成目标,教师缺乏准确的判断力。总之,缺乏“以学定教”的专业素养,也是导致教师编写的学案缺少“学生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3.时间和精力问题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在应试教育横行天下的今天,高中数学老师负担更重。不仅课时多,作业批改量大,而且心里负担也很重。编写学案本身是一个新事物,缺乏严格的标准,也缺乏可参考的合格资料,市面上有一些所谓学案,大多还是习题集一样的东西,或者就是跟教案差不多的水货。由于在时间和精力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很难做到仔细推敲斟酌,更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要求。这也是导致学案偏离“学”的原因之一。

总之,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及时间精力几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教师在编写学案时不能做到以生为本,学案缺乏“学”的特点。

三、学案编写如何凸显“学”的特点

1.从“学”出发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本质上是一样的。制定学习目标应该基于课标,基于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4]。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在目标的达成方式上都需要有所体现。比如有的目标在此班适宜独立完成,在另一个班可能需要师生互动,或小组讨论。再比如有的目标在A班可以一次性达成,在B班可能需要经过几次才能达成。这就是学情的不同对目标确定带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案都还是千篇一律,甚至一个年级十几个班没有任何差别性要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最后,学习目标叙写要科学。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而不应该运用祈使句,命令口吻。一般应该写成“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体验),完成……(任务),锻炼……(能力素质)”。

2.把自主学习确定为整个学案的基调

学案的编写必须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凸显“学”的特点的重要原则。学案上所有任务的完成,所有目标的达成都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和前提,并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启迪、班级展示评价等其它学习形式加以提高、深化和完善。因此不必规定学生课前只能学什么,但可以提示学生课前至少学多少。因为如果他们不带着自己的自主学习成过果进入课堂,就难以和同伴有更深入的交流,也无法在课堂上跟奏并自信地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

3.站在初学者的角度设计问题情境

教师编写学案时不仅要站在学生角度,而且要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找准思维的基点,使学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更准确有效。例如,在编写“直线的斜率”一课学案时,我们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可以安排以下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自主学习的环节: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过点

(1,1)可画多少条直线?

(2)画出三条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并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如果想确定直线的位置,还需要增加怎样的限制条件?

以上问题的特点在于起点低,学生易于解决,同时还能将学生渐渐带入问题情境,把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量倾斜角和斜率引出来。

4.让学法指导贯穿学案始终

学法指导应该成为学案的一个重要特色和标志,它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指导的重要抓手,教师应该把学法指导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5],编写学案时也必须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学案中的学法指导通常分为以下两种:

(1)写在明处的学法指导。编写学案时,老师把学法指导清清楚楚写下来,课堂上教师不必再多费口,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案上的学法指导,并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和感悟。

比如,在编写“参数方程”的学案时,明确写出以下一段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模型去刻画。例如在不同坐标系下对点和曲线的刻画,比如用不同的模型刻画方程组及其解法,再比如我们经常运用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描述同一数学对象等。这种典型的数学思维就是通过寻找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同一对象进行解释、刻画,并在相互的转换、转化中将问题解决。

(2)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学法引领。学案中还有一种学法指导,不用明确写出来,是一条暗线。特点是老师在编写学案时,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将学习方法隐含其中。例如,在编写“直线的斜率”学案时,当学生对斜率和倾斜角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学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刻画一条直线倾斜程度可以用倾斜角,也可以用斜率,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对这两个量在确定直线的位置时的作用,尝试作一个比较和评价?

这个问题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弄清楚问题本身,还有一个学法的引领:当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个概念的解释有多种方案或多种途径时(这里就是有两个量同时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学习者应该学会进行对比,从区别与联系、优势与不足等侧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做出恰当的评价,养成一种辩证思维的习惯。

5.设计探究、讨论、反思、评价等学习环节

关于体验性、表现性目标的达成问题,编写学案时,可以通过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自我反思、互相评价等学习活动加以落实。例如,在必修三“算法案例”学习中,“感悟算法的意义与价值”是学习目标之

一。我们在学案中可以编制一个自主探究问题,给学生在过程中去体验。

【探究问题】“割圆术”是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首创,被称为千古绝技。后来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就是我们熟悉的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领先西方数学千年。“割圆术”的原理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具体计算如下:在单位圆内作内接正6边形,其面积记为A1,边长记为a1,在此基础上作圆内接正12边形,面积记为A2,边长为a2……一直做下去,记该圆的内接正6×2n-1边形面积为An,边长为an由于所考虑的是单位圆,计算出的An即为圆周率π的近似值,n越大,An与π越接近。请你根据这样的思路,设计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一个算法,并验证一下当正多边形边数为多少时能够得到祖冲之的结果。

6.通过展示交流环节的设计凸显个性化思维特点

展示学习的形式在传统的课堂里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很少有老师认为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但是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目标被确定下来[6]。不仅如此,许多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展示学习”不仅仅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方面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形式,而且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乃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方面也很有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展示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凸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风格。所以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可以充分利用展示交流的问题和方式的设计,给学生创造表现个性的机会和舞台。展示学习一般可以有三种设计:(1)指定问题、指定人展示。这种形式带有检查反馈的色彩,教师希望由特定层次或某种思维风格的同学来展示某一问题,达到评估学习效果同时又给某生一个展示舞台。(2)在几个确定的问题中,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展示。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水平,因为学生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3)没有明确的问题,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展示。这种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不过在学案中需要确定展示问题的基本方向。

综合起来,老师在编写学案时,始终要把符合“学”情,凸显学生主体性,展现学生个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对于学案的目标确定与叙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以及反思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问题,使学案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昆,滕加平.谈“学案”及“学案”的编制[J].中国教师,2011(12)(上半月版):43

[2]郭要红.陈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与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2008(3):16

[3]王国玲.后现代教师观解析与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2(3):79

[4]顾润生.教学目标“三问”[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3):11

[5]胡长利.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考试(周刊),2012(22):6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