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常德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诊接收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介入时并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观察组46例,介入治疗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依据患者病情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3.8±3.9)d,长于观察组的(10.2±2.1)d,检验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CK-MB达到峰值时间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各项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一种危险疾病,主要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则是不同方式作用下缓解或再通已经出现痉挛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常出现在冠状动脉再通的时候[1]。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为介入方法,效果较好。研究发现,急诊介入是在短时间开通梗死的动脉。但也有部分患者并不能够改善灌注状态,有时还会损伤心肌,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分析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诊接收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介入时并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0至82岁,平均年龄为(63.8±7.5)岁。观察组46例,介入治疗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2至82岁,中位年龄为(60.3±5.8)岁。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治疗时所有患者均需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氯吡格雷300mg以及300mg阿司匹林。依据患者病情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依据患者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予以利多卡因、阿托品和胺碘酮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K-MB达峰值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心动图指标,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活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处理各类数据,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X±S)来表示,并经t原理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比(%)表明,组间差异采用x2表示,如数据检验P<0.05,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3.8±3.9)d,长于观察组的(10.2±2.1)d,检验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CK-MB达到峰值时间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各项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心力衰竭7例,休克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7.5%,观察组患者休克与心力衰竭各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6%,检验P<0.05,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主要采取急诊介入方法。越早治疗,越有助于控制患者左心室重构,有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纠正濒死心肌组织[2]。恢复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是治疗的关键。与此同时,在缺血的情况恢复患者血流会加大心肌损伤程度。最近几年,急诊介入治疗产生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不断发生,促使其防治措施受到高度重视。临床观点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产生与炎症反应、氧自由基增加、钙超载以及白细胞激活等因素有关。部分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可改善病情,但也有部分患者仍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甚至还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有学者指出,再灌注心律失常常常体现一过性特点,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并不需要立即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如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就会改变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危及生命。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胺碘酮。利多卡因是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可缩短动作电位的时间,应用小剂量的利多卡因就能够降低心肌自律性,改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多通道阻滞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的时间,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3]。在心脏受到副交感神经刺激后,就会支配心肌细胞,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引起患者心率减慢,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黔,侯霁芯,夏娇娇,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12(S1):185-186.
[2]赵喜兰,黎明,刘继终,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7):2045.
[3]李彦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