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学交流;教学策略Shallowtalktheteachingstrategyoftheexchangesabilityofju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LiuShan
【Abstract】Teachingmathematicsofthejuniorhighschoolclassroomexchangesabilityispassteachingacademicassociationattheteachingclassroomofju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highschoolstudentandtheotherscooperation,abilityandothersexchangesthinkingofprocessandresult,firststepformationevaluationwithintrospectofconsciousness.Inthemathematicsexchangesabilityintheclassroomteaching,theexaltationstudentmakestudentrealtobecomethehostofclassroomteaching,isakindoftrendofAlgebrateachingnow.Intheclassroomteachingtheactivity,mathematics'exchangesshouldadoptionmathematicsexchangesofductingstrategy,interactionstrategy,emotionstrategy,replystrategy,summarystrategyetc..
【Keywords】Mathematicsexchanges;Teachingstrategy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数学交流的问题:如学生数学交流意识不强,不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别人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流于形式,各层面学生交流机会不均等;学生交流指向单一等等,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1、教师对课堂数学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些教师注重数学交流,动辄小组讨论,但形式化比较严重,缺乏正确的指导。3、学生课堂数学交流意识淡薄。4、教材编写缺少课堂数学交流的题材。所有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数学的教与学,为实施新课程提出的“数学交流”新理念,我们必须对目前数学教学中交流缺失现象以及改进的策略进行深刻的反思。
初中课堂教学数学交流能力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学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种趋势。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就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谈谈几点教学中的策略。
1.数学交流的导入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的一切数学交流活动只有建立在对数学知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基础上,才会有积极的交流行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交流造势。营造一个让学生处于经常交流想法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现实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或者周围的世界,学生觉得可以理解,具有思考的价值,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就更高。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通过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组织竞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开展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的效率。
[案例一]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在学习初一数学中的条形统计图时,教材安排的内容是绘制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统计图,显然这样的素材远离学生的生活,现实的意义不够,不容易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泰兴城区二手房市场的调查统计》的专题活动,提供了报纸上统计的关于泰兴城区二手房市场的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共同制作了第一个统计图。这时描述数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看出总房价在30万一40万之间的二手房最受消费者青睐,学生初步认识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对决策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了“成交二手房区位”的统计图,并分析为什么银杏区和银河小区的二手房畅销的原因,学生交流时积极启动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理由:交通便捷、环境幽美、房质较好、价钱适中等。学生普遍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这样的统计让学生感觉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亲切实在,有话可说。现实的素材大大拓宽了学生交流的范围,培养了关注现实问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案例二]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数学游戏。你们现在每个人心里想好一个数(不要说出来),然后加上2,乘以3,得出的积减去5,在减去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好了,只要你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立刻猜出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纷纷举手。
“我的最后结果是15。”学生甲说。
“那么你原来的数是7,对吗?”教师回答。
“对!”学生甲高兴地说。
“我的结果是37。”学生乙说。
“那么,你原来的数是18吧?”
“非常正确!”
“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快告诉我们方法吧。”同学们兴趣盎然,精神大振,纷纷向老师提出要求。
老师不慌不忙地说:“好,方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学好了这一章,猜谜的方法也就全学会了。”
由此可见,游戏法导入新课,特别是在验证了一两个例子之后,再引出课题,这种既新奇又具有刺激作用的悬念,能深深嵌入学生的头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大胆参与,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2.数学交流的互动策略——处理反馈问题课堂数学交流是一种动态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学生在交流中形成的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应该及时加以指导,及时处理反馈中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概念比较模糊,认识比较肤浅,缺乏逻辑性的推理要及时指正,不能让学生在大脑里形成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对于那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
[案例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这一节课时我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告诉同学们: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提出开放性问题——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呢?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可以得到什么方法,再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之间交流探索结果。然后小组继续讨论,注意吸取其他小组的“成果”。学生不仅找到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三种教材中方法,还发现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判定方法。对照教材,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另外有的同学发现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在学生数学交流中发现了这些问题,要及时斧正。
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发表意见,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得到了许多非常精彩的新的结论和新的猜想,拓展了思维活动空间。教师应及时校对他们的正误,为他们的思维和创新开辟出一片艳阳天,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数学交流的情感策略——形成和谐氛围数学交流要求课堂具备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和谐氛围。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的交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对课堂的教学气氛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交流程度产生重要作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其次,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是师生之间数学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数学课堂是小型的数学学习共同体,形成和谐的交流氛围是靠平等来编织的。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以生为友,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促进共同体所有成员互相信任,平等交流,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真诚交流的稳定、平衡、持久、和谐的交流环境。再其次,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待,是学生之间数学交流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可以形成个体和群体的理念。当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时,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新的疑问,或者提出创新的解释,从而引发新的问题,导致进一步的探究活动,甚至把问题的交流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数学交流,充满哲理和弹性,富于张力,耐人寻味。
[案例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为使学生理解“两角及其夹边”的条件会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事实,我制作了如下教学设计:先向学生出示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纸板,然后拿起其中一个故意撕去一角,同学们脸上立刻露出惊讶的神色,有的情不自禁地“啊”出声来。我举起这两块残片,提出问题:“如果它是一块三角形玻璃板,不小心打破了,现在要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玻璃板,你们想想看,你是否需要将两碎块都带去?若不需要,应该带哪一块去?”学生马上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气氛非常活跃。由于班级体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非常融洽,讨论的情绪高涨,气氛和谐,这为数学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急切地想办法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力地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意义。
4.数学交流的答辩策略——优化数学语言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语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堂数学交流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应用好数学语言。要求能够做到说正确,说完整,符合逻辑地说,说得简练以及尽量说得有风趣。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尽力避免“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习惯问语,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两个字“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作答的语言环境。听者要抓住三点:一听其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思考脉络;二听其采取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这是数学的灵魂;三听其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或者错误的地方,随时准备质疑或补充完善。问者可运用三种方法:一是质疑性提问,如“你讲得我不太明白,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二是反驳性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想法该怎么解释呢?”三是诱发性提问,“这样想有道理,但是怎么更简捷些呢?”提问时应注意尊重对方,有理有据,合乎逻辑。鼓励学生发问并做出解释。
[案例五]圆的对称轴
生甲:老师,刚才我是沿着圆的直径对折,发现两边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圆的对称轴也可以说是圆的直径。
生乙:那位同学的观点有问题,对称轴指的是直线,而直径是一条线段,所以我认为圆的对称轴准确地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对这位同学的发言,连连点头。
生丙:我认为也可以用书上的图示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打开书,看,圆的对称轴在圆里是实线,在圆外的虚线,我觉得这是为了比较后说明直径与圆的对称轴关系,那就是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表扬到:“你真是会读书,读懂书的好学生。”
生丁:我想可以这么说——通过圆心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学生又积极的思考起来了,低头琢磨,动手验证,同桌交流一会儿,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他的观点。
生戊:(欣喜若狂地拿着铅笔串了一个圆站起来说)大家看,我把铅笔看作是通过圆心的直线,这是圆的对称轴吗?我想给那个同学的观点加个条件——在同一个平面内,就更好了。
上述学生的交流是多么的精彩。说话内容清晰完整,论点充分,数学术语准确。可见,他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在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中,思维产生了碰撞,创新的火花得以迸发。
5.数学交流的总结策略——组建自省环节课堂数学交流总结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数学交流形成的得与失在大脑中加工,自省所形成自己的知识,印象深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下时间、空间,让学生进行自省、反思,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有意设置一个悬念,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产生一种向往感,这对学生课后预习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例如“教学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时,教师总结时可提出:“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老师要你们计算圆柱的体积又应该如何计算呢?”课后,学生们纷纷看书、讨论、释疑、兴趣盎然,还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总结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讲解和练习之后,若能让学生加以梳理和复述一遍,则能收到澄清概念、醒人耳目的效果。又如让学生自己交流,得到的归纳口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在总结时,提出与本课有关的引出题,或与教材命题不同的解法进行数学交流。学生通过这样的总结、自省交流,思维便上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总之,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课堂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为学生创设交流条件,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交流指导,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整个课堂应融入老师、学生和谐愉快的情感,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9月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刘宏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