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方鸿渐的围城心态从何而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试析方鸿渐的围城心态从何而来

孙瑜

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作为一部意蕴丰厚的长篇小说,其所表现的生活内涵,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索极其独特构成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一种两种角度能解释清楚的。本文以《围城》的主要人物方鸿渐为对象,从爱情、婚姻、中西文化、社会人生以及文化精神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围城》主要人物意蕴

一踏进《围城》的世界,那连珠炮似的妙语叫人措手不及,进而爱不释手,继而掩卷赞叹:如果没有钱钟书,现代文学史上将失却对某一部分社会现实的观照,失却对某一类人物的生动写照。《围城》不追求雄浑,既不立志反映轰轰烈烈的时代雷鸣,也不着意描写生死搏斗,然而它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如果苛刻地只允许用两个字来包容钱钟书的《围城》,几乎所有人选择的都会是——“人性”。

一、方鸿渐的尴尬生存状态

如果说“围城”象征的是不可理喻的梦魇般陌生的世界,那么方鸿渐就是被抛入这“陌生世界”的可怜的小人物。作者从中西文化审视的角度,运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把主人公方鸿渐置放到富有多层意蕴的人生境遇中去塑造,因而使得这个形象具有了耐读性和多义性、深刻性。从社会批判这个角度来看,书中所涉及到的社会世相都是钱钟书留学归来亲历的。自然,他会用他学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在作品中,主人公方鸿渐无依无靠,既没有资深的家庭、亲朋作后盾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他手足无措,既不能用西方的文明来规范这个社会,又不甘心溶入这个社会,真可谓一无所有、一无所能,仅有的一张可以骄人的文凭还是哄骗来的。全不在乎出洋留学的方式、目的,反倒暗自庆幸,在这一点是暴露出了人性的弱点,也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性格弱点——懦弱、妥协。

谁知,这张文凭竟成了他日后的一个心理隐痛,使他时时觉得羞愧、无地自容,有时也能稍稍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矛盾着的方鸿渐,这种矛盾恰好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和性格。同时也让我们悟出:当时的社会对如何向西方学习出现了认识上的断层,老一辈人还认为学习是光宗耀祖的事儿,所以只求名而不求实,而新一辈人既不想求名也没有求实的预见,两相错位而冲突,使得双方都陷入了人生的尴尬。

二、方鸿渐不得不面对的黑暗社会现实

“任何悲剧冲突,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当时,中国早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方鸿渐留学归来,“住家一个星期,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象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回来所碰见的还是四年前那些人,那些人还是做四年前所做的事,说四年前所说的话……这四年在家乡要算白过了,博不到归来游子的一滴眼泪、一声叹息。”真是“爱之深,恨之切”也。他看到的社会现状是如此黑暗:“贪官污吏,纳贿几千万,而决不肯偷人家的钱庄”;政务院参赞提携刚进门的女婿做“战时物资委员会”处长;抗战非常时期,军队利用军车走私;广大百姓流离失所……

他以为可以靠他的真才实学来实现这个梦是完全地错了。因为,在专制体制下,如果一个知识分子不脸厚心黑,那么他越是有才能,就越显得无能,越是“无用”。在他失去赵辛楣这唯一的“靠山”后,他的洁身自好就只会招致公开的嫉恨和打击了。面对李梅亭的卑劣无耻,他可以不顾一切地抗争:“训导长寻花问柳的榜样,我们学不来。”但赵辛楣无意丢在他那里的一本《共产主义论》,就成了让他失去饭碗的借口。小政客宣布他“思想有问题”,他自然就无资格再教书,远离了讲台。就是说,他事业发展的梦想,终于被黑暗的社会现实碾得粉碎。

三、方鸿渐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

方鸿渐是一个江南县城大乡绅之子。在大学读书时就能写出“文绉绉”的文言文书信,显然饱读经书,深受封建文化的熏陶;而后他留欧四年,到过英、法、德三个国家,进过三所大学,又深受西方文明的沐浴。“他们放弃原先的风俗接受另一种,明白世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人类生活的组织方式。”因此,他对封建专制、封建文化有极强的反叛意识,但自身却又深深打着封建传统观念的烙印,血液里流着封建伦理的毒素。因此,方鸿渐自身矛盾性的一面常常导致他处境的尴尬。他回家乡演讲,对父亲交给他的演讲参考书《问字堂集》《癸巳类稿》《七经楼集》《谈瀛录》之类对中西方进行无知比较的奇谈怪论有着正确的鉴别能力,但在他信口演讲后,面对吕校长忠告他“我们学校图书馆充满新生活精神”,希望听到他“正经严肃的弘论”时,竟然“羞得不敢看台上”。

方鸿渐的“围城”心态极为复杂,是当时知识分子一种较为典型的精神状态。它的这种“围城”心态是原始中西文化的落后成分在方鸿渐身上的杂交式积淀形成的。

参考文献

[1]高峻林男性中心主义与“围城”意识[J].新疆大学学报,2003,(9)。

[2]翟学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J].南京大学学报,1996,(8)。

[3]孟军试论方鸿渐[J].山东电大学报,1999,(4)。

[4]张先飞偶像的破坏——关于钱钟书对近代西方文明神话和人的本质观的反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1)。

[5]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