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油
摘要:造成学生科学成绩不理想的因素很多,根据成因,笔者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将学困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暂时性学困生、能力型学困生、动力型学困生和整体性学困生。针对这些类型,拟采取一些有效的转化方法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
关键词:科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成为科学教学中必须关注的课题。笔者对初中科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探索成果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科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所谓的学困生,这里指的是智力正常,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并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将学困生划分为四个类型:即暂时性学困生、能力型学困生、动力型学困生和整体性学困生。其中后三个类型均属稳定性学困生,与暂时性学困生相对应。
1.暂时性学困生。这部分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都是正常的,可为什么成绩不尽人意,造成学习困难呢?据了解,其成因大致如下:
(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这些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认识不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的目的纯粹是应付家长和老师,只是一种“要我学”的不情愿心态,孰不知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动力,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学习求知的主动性,所以在课堂学习上,人在心不在,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上不去,遇到小小困难就畏缩不前,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2)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困难。一些在小学成绩不错,进入初中学习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成绩退步了,而这门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学习中情绪波动甚至处于低落期。这些都造成心理落差。是造成学习科学障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教师不恰当的教学和不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课后练习、作业类型比较单一。特别是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率,片面采用题海战术,利用反复练反复讲再反复练的方法,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理解、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习中问题的积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2.能力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少,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如据笔者调查,此类“学困生”形成大致原因如下:
(1)没有形成科学思维能力:①思维广度不够,由于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广度,这样才能适应学科特点,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待科学问题,例如:他们学了电学欧姆定律后解这一道题: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8伏时,通过的电流是0.4安。问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姆,而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伏时,导体的电阻又是多少欧姆?他们的答案往往是20欧姆与0欧姆。②思维深度不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学困生的思维往往不能与教师思维同步,平时的反应总是会“慢半拍”,对待科学探究总习惯于表象,而不能深入分析科学现象的本质。例如:由班上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完实验后他们基本无法通过表面的直观现象,综合进行揭示问题实质。
(2)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部分学生能记住一些科学概念和公式却不会运用,比如能说出力的三要素和作力的图示的一般步骤,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出错。这显然属于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即知识未能转化为技能,所学的知识只保持在机械的或表面的记忆和理解水平上。是个体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得的“对外办事和对内调控的技能”。
3.动力型学困生。这是占比例多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态度、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如据笔者调查,“学困生”的形成大致原因:
(1)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不良习惯主要有:①不愿意预习复习的习惯。绝大多数学困生认为预习是多余的,据调查,只有20%左右的学生凭兴趣偶尔预习一下。课后的时间,基本习惯于做题,在他们看来做题目就等同于学习,没题可做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了。②上课不做笔记。有些学生认为记笔记会影响听课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困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而优秀生却正好相反。③浅尝即止的习惯。对科学知识学习一知半解,解题时也是草率进行,思维只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思考。而科学恰恰需要深入思考。只有想通了的概念与规律才会成为头脑中的观念,只要把一个问题想通了,才能举一反三。
(2)意志力薄弱:①缺乏学习的坚韧性。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随意行动,离开困难,砥砺意志是不现实的。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学习科学习惯于“走马观花”,一旦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一眼而过,回避失败。②缺乏学习的兴趣。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对科学学科,科学现象、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实验等都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学困生的心情常常处于烦躁的状态,学习科学难、烦,觉得无味,从而失去兴趣,越不想学习就更不会学习,从此恶性循环,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最终成为学习的失败者。
4.整体型学困生。从“科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尽管他们成因不同,但是他们的学习面貌和学习结果较为一致,他们的智力正常,并非很低,同样有同龄人的特点,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和好奇心,但大多心理封闭,性格内向,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勇于站起来,走上脱“困”之路。
二、走出“困境”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策略
大量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科学学困生尽管因种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完全丧失信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提高学习成绩,摆脱学习落后的状况。找到相应的对策来积极主动地控制了学困生的产生,促进了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呢。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1.强化目标教育、提高学习自觉性。根据科学教学的心理特点,学生对科学有好奇心,因此,教师应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自己求知欲,诱发他们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就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自觉性。例如:在教学《磁现象》一课时,先介绍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准确记述磁偏角,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早了几百年,在讲光学时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
2.降低教学内难度,重视“双基”教学。“双基”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学困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知识点讲透,达到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在学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关系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学困生难以理解,并经常记反。可以这样给学生打比方:电流通过导体,就像很多人通过一个隧道,隧道越长,隧道口越窄,越难通过,阻力越大;遇到局部短路时,电流只从导线通过,而不从定值电阻通过,可以这样给学生打比方:有电阻的那条路就像是一条山路,难走且充满危险。而导线电阻几乎为零,可看成是平路,没有任何危险,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哪条路走?(学生说从平路走)电流和人一样聪明,遇到这种情况,它们也会走平路而不走山路,即从导线走,不从有电阻的走。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出发,对学困生降低难度,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尽量多的训练和复习,平时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实验过程,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这部分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所指的良好学习习惯是课前预习,课后归纳和先理解后做作业。实际上,大多数的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堂上不做笔记,课后不看书归纳,基本概念和公式都未搞清楚就急于做作业,为做“作业”而去完成作业,有时干脆抄别人的作业,这是现时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误区,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学困生的最大潜伏的危机,哪怕你很希望学好,但不跳出学习误区,学习收效和成绩是无法突破的。如:王某某,在小学时学习中上,但明显偏文科,性格较内向,比较爱面子,上了中学后,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小学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用在初中学习上已不适应了,起初,课堂上做笔记很认真,但不懂得记又顾不得听,到头来记不来也听不清楚,慢慢出现了欠交作业,上课走神,对科学产生恐惧心理,笔者对她从调整心态和改变学习习惯入手,鼓励她重新树立信心,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用“科学解题基本法”(“概念分析法”、“公式分析法”、“公式计算法”、“排他法”)辅导她学习科学,审题时运用画图分析方法,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图像,弄清题中所反应的科学变化过程,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从科学概念和公式出发去思考,把相应的科学量代入对应的公式,最后算出结果,并加强训练,堂上听课学会记重点,课后做好笔记归纳,讲评时首先要听好,然后能记多少算多少,整理笔记时重点是理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了学习障碍,科学成绩逐步提高,中考时科学考了个165分,且考上了重点高中。事实证明:因材施教,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完全可以冲破困境,超越一般,赶上优秀,获取成功。这个转变的案例女生比较突出。
总之,学困生转化和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因为它无论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来看,还是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等都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所以我觉得转化学困生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做到以防为主,防转并举的措施,并给予专门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甄.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分析与应对[J].考试周刊,2011(12).
[2]郑爱成.浅谈物理学困生的转化[J].成功(教育版),2013(6).
[3]刘爱玲.物理困难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课外阅读(中旬),2013(10).
[4]孙国良.增强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例谈[J].中学物理,2008(6).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第八中学3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