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的人文关怀
韩建军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学区733000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的学困生并不意味着明天还是学困生。素质教育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办法来对待。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承认学生的差异,相信孩子的潜能,注重个性发展。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不断激发创新潜能。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反映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比如:植物学先祖林奈在大学预科学习成绩极差,以致校长劝他及早退学;达尔文读初中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霍金上学时成绩不好被同学们讥讽为“爱因斯坦”;德国诗人海涅是学校人人皆知的差生,教师骂他一窍不通;其他如轮船发明家富尔顿、哲学家休谟、科学家牛顿、数学家华罗庚等上学时成绩都不佳。另外在成才方面还有大器晚成的。许多古人学习不好,家境贫寒,去当兵最后成为著名的军事将领或军事家。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我国唐朝时的程咬金、李靖、薛仁贵等。因此,成绩单并不能保证人的一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确切地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维国茨基说过,我们不应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着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用一种静止的、固定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就会忽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候甚至会真的阻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试想,如果当年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不是对他的“第三个小板凳”予以积极鼓励,不是从他的这种独特思维中看到他美好的未来,而是一棍子打死他,也许就毁灭了一个未来的天才科学家。马克思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比较,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其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应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因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中小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期,作为班主任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如果教师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走进教室,就会置身于春天的花园,片片都是满意的叶子,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者眼中都是未来的文学家、数学家、音乐家,对他们的些许进步都应给予表扬,对他们的粗心和过错教师都应宽容对待,他们即使成不了这个家或那个家,教师期待的眼神也会促进每个学生成为一片最满意的树叶,教师欣喜的笑容也会鼓励每个孩子成为一块最有用的砖瓦。我们不必而且不应该用固定的模式“眼镜”观察学生,更不要用分数来判别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作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而已;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都是生长在肥沃大地上的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发展的眼光是期待的眼光,老师给学生一株花苗,他会给你一座美丽的花园;老师给学生一粒种子,他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老师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春天。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的眼里应该而且必须是发展的和多种规格的。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条件,为蓝天下的每一片树叶——各具特色的学生选择最佳的发展方向,提供最好的发展条件,给他们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片树叶都有各自的风采。因此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家长来说,学生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作为一名班主任:时刻不忘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相信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不要被他们曾经的缺点所局限,因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们会长大,会懂事,会知道自己的需求,会明白老师父母的苦心。这样的教育,才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