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温州325800)
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综合培养作用,“选课走班”则是随着我国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来看,其能够为高中地理课程开创新的教学局面,但同时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新变化,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选课走班”背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模式
“选课走班”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从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及物理共六门学科中选出三门作为高考科目,同时在学校根据课表安排自行寻找相应教室进行课堂学习,其是新高考改革趋势下出现的一种新教学现象[1]。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来说,在“选课走班”背景下其教学方向逐步转向流动课堂,学生的课时分布更加紧凑,教学管理难度也成倍增加,这就需要地理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进,从而不断适应教学中出现的新变化。
1.“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新变化
“选课走班”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和学习科目,一般都是以“教学班”的管理形式来进行运作,而在这一新型课堂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其一,“选课走班”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课堂集中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互相之间的熟悉度明显更低,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常规教学之外要承担起基本的学生管理任务,针对地理教学班重新安排座位、选举班干部、制定考勤计划并及时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相关情况[2]。其二,由于学生的行政班分散,在地理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上课一起来,下课分开走”的现象,地理教师也无法采用“课代表收作业”的传统方式进行作业收交,而要根据学生人数、作业类型等因素采取“信箱收作业”“邮递员收作业”等新方式。其三,在“选课走班”模式下,一个地理教师往往要教多个班级的学生,教师也无法在固定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建立“大学科教学”的新观念,在早自习、晚自习以及课间等不同时段主动下班辅导,与学生进行联系并解答学生的课堂疑问。
2.“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选课走班”背景下一个地理教学班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相对更少,在地理课堂中也很容易出现面面相觑的陌生场景。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改变以往的直接灌输式教学方法,避免照本宣科地重复课本内容,而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氛围感染与熏陶来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进而消除课堂隔阂,使学生能够互帮互助,紧密跟随教师脚步进行深入学习。比如教学《旅游景观的欣赏》这一章时,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而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大胆发言并找一找有没有去过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聊天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情境并完成课程导入,从而使班级学生能够被拧成“一根绳”,为教师的后续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选课走班”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和分项教学,强调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就要摒弃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法和题海战术,而是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差异化的学习,进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实现循序渐进。比如教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时,教师首先可以将“荒漠化、森林的重要性与脆弱性”等课本基本概念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在课前发送给学生,指导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进行全面的预习,使学生在正式教学前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概括了解,而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提出针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具体可行解决措施,通过这类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锻炼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习惯。
2.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地理本身是一门兼具文理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在“选课走班”背景下也会有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混合教学的现象。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讲授,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势以及习惯等因素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并最终构建起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架构。比如教学《中国地理概况》这一章中的自然地理内容时,其侧重于学生对位置、疆域以及区划等知识的分析理解,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多看图、多画图并鼓励学生购买中国行政区划的拼图玩具,使学生在具象化图片的辅助下逐步增强自身的地理空间观念;教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中的人文地理内容时,其侧重于学生对工业条件、区位选择等知识的记忆积累,教师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列举珠三角、长三角等著名的工业地域情况,指导学生在案例中提取相应知识并进行迁移运用,通过这样强化的学法指导,学生就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地理学习的精髓,进而使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3.结语
目前在我国“选课走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与高中地理课程之间的磨合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就更应该主动承担教育责任,从课堂氛围、自主学习以及学法指导等方面入手来对传统课堂进行有益改造,从而逐步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默契,使学生能够在“选课走班”新模式下取得更大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任学宝.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基于杭州师范大学附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16(44):152-155.
[2]杜平.高中选课走班背景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以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为例[J].中小学校长,2016,34(5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