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雅安市雨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板式抗结核药在结核病预防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预防治疗的60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散装药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板式抗结核药治疗,对这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老年组的不良反应情况高于青年组,高于对照组的老年组与青年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板式抗结核药在结核病预防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会降低治疗效果,需加强用药监测,提升结核病临床疗效。
【关键词】板式抗结核药;结核病;不良反应;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06-02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中采用板式抗结核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单药疗法的风险,避免出现耐药结核病。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降低了治疗依从性[1]。本次研究对我院60例结合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1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4.3)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4±1.1)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1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5.3)岁,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3±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无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状,两组患者差异不大,符合统计学分析的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散装抗结核药治疗。对于体重大于50kg的患者,给予异烟肼0.3g、利福平0.5g、乙胺丁醇1.0g、比嗪酰胺1.5g药物口服,对于体重小于50kg的患者,则按照异烟肼0.3g、利福平0.4g、乙胺丁醇0.8g、比嗪酰胺1.5g剂量口服。在巩固期,可减少用药,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治疗[2]。干预组:采用板式抗结核药治疗。主要包括异福酰胺片与异福片,在晨起服用1次即可。异福酰胺片主要由20mgINH1、120mgRFP以及250gPZA三种成分组成;异福片主要有150mgINH1、300mgRFP两种成分组成。在强化治疗过程中,给予异福酰胺片治疗,体重30~39kg3片,40~40kg4片,>50kg5片,另外再配合乙胺丁醇治疗。在治疗的巩固阶段,给予异福片组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体重适当减少药量。<50kg1.5片即可,>50kg2片。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χ?检验,不良反应率用%表示,P<0.05即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14例,不良反应率为46.7%,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0.0%,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阶段
经过观察,干预组在强化期出现不良反应的共为8例,对照组为4例;干预组巩固期出现不良反应为6例,对照组为2例,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同人群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年龄方面却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观察组老年组与青年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较大(P<0.05),且观察组老年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中对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板式抗结核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结核病耐药性,在临床医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也伴随着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体现了板式抗结核药在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疼痛、皮肤过敏以及肠胃不适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听改变,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另外,患者的年龄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老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仅高于青年组,而且还高于对照组的老年组与青年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与青年群体相比,老年人使用板式抗结核药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在板式抗结核药应用中,要加强药物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合理调整用药策略,对于老年患者,更要加强强化期的观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小华,肖丛,廖晓云.板式组合抗结核药在结核病防治规划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3):4722-4723.
[2]丁守华,谢靖,刘林飞等.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3):11-12.
[3]金韬,吴红辉,王仪等.患者对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31(2):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