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高级中学黄友广325806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篇——导入,自然就显得比较重要。因为一段精彩的导入可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日常的篮球教学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当你正用“精彩”的言语勾画着本课的学习内容,当你正用谆谆的教导讲述着动作要领,但是你的学生却没有聆听你的“教诲”;当你组织他们练习讲解的动作,但他们却我行我素。这样的尴尬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心情,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中时段的学生好胜心强,急于表现自己,已经拥有并喜欢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纯粹的语言很难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同时外界强压式的教学方法也不被他们所接受。只有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一种导入形式,将学习内容转变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求,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下面,笔者就以篮球教学中“掩护”配合教学内容为例,介绍“比赛式”导入。
一、案例操作过程
(一)组织比赛
1、简单讲解比赛规则,强调同学间的合作。
2、根据人数合理分组,安排场地器材。
3、简单活动身体关节,开始各小组比赛。
(二)观察比赛
1、巡回观察各小组的比赛,提醒学生注意相互合作。
2、关注“人盯人”防守,尤其是成功的防守。
3、寻找比赛过程中的“掩护”配合。
(三)探讨比赛
1、设问“比赛中你们都运用了什么配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确立下一步内容
(1)学生回答出了“掩护”配合。教师组织回答的同学进行“掩护”配合的展示,导入课的正题。
(2)学生没有回答出“掩护”配合。教师组织刚才“人盯人”防守成功的学生进行展示,然后提问“如果再配备一名进攻队员有几种配合(比较常见的配合是:传切、掩护)可以使进攻成功”并进行演示。当出现掩护配合时,导入课的正题。
二、教学反思
1、理念(被动—主动,兴趣的激发)。本课所运用的“比赛”导入,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需求,将原本的一项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从而通过内在的需求来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改变了过去强压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价值与优越性。通过实践操作发现,“比赛”导入较以往的导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省略了专门性准备活动并达到相应的效果。
(3)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4)提早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在后续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结合自身的体会去思考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根据“比赛”导入法的特点和操作方法,一般以比赛为终极教学和活动目标的内容都可以尝试运用,并能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的简单技、战术。
3、改进并与多媒体结合。当然,“比赛”导入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有待改进。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其与多媒体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适应的篮球比赛或简单的配合,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预期的教学内容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