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小学校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新的传承一代,他们对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学习程度以及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是否得以可持续发展。而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为基本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性语文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小学生的语文读写素养一起抓,并促使两者有机相结合互为促进,最终通过这两种素养而带动小学生的其他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读写素养;途径
综合地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会发现在小学语文基础性的教学活动中读写教学活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融合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够互为影响互为促进共同推进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得以提高,我们新生一代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也才能够奠定。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孤立地进行读与写的教学活动,而要把两者有机相契合并给予融会贯通,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效率才能够得以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读写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读写是最为根本也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活动,也是小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所要掌握的两种基本性知识和技能,只有小学生熟练掌握读写这两种语文素养,小学生才能够领阅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内在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也才能够油然升起担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共存共荣性,读写两种基本性语文教学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个体,而是两种互为存在互为促进的教学活动,只有读写有机相契合,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写和在写的过程中注重读,才能够使读写互为动力互为条件共同推进,也就潜在地带动了其他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便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因此,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教学活动不能够单独地开展,而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同时开展同为强化,这样才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读写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培养边读边写或者边写边读的学习习惯,搭建读写的链接点
小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处于开发和挖掘阶段,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认识能力还比较低,还不能够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日常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小学生难以熟记和掌握汉语文字和词语的读法及听写,常常是会读而不会写或者是会写而不会读,这导致了小学生即使很努力去读和写也难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和信心。究其小学生所处于的这种学习困境,原因就在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割裂了读与写共存性,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边读边写或者边写边读,从而搭建读写的链接点,进而使读为写动力或者写为读动力,进而让学生明白读写共存共荣的有效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静夜思》这一古诗教学活动时,小学生能够朗朗上口《静夜思》这首古诗并很快背诵下来,但是一旦让小学生进行默写就会出现不会写或者错别字很多的问题,这就等于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静夜思》这首古诗。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求养成学生边读边写或者边写边读的学习习惯,很快地学生认识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纠正了以往的孤立两者的不良学习习惯,最终很快地熟练掌握和应用了这首古诗。
2、强化听读写同步训练,建构读写的契合点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训练中,会发现听读写互为共存一体的语文教学练习,只有听读了汉语言文字和词语后立马能够在脑海里勾勒出它们的写,那么也便实现了对这些汉语言文字和词语的真正理解和把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把听读写三位一体的同步训练日常化和常态化加强训练,以使小学生形成读写同为一位化的语文学习意识,也便建构了读写的契合点以成为小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社戏》这一教学活动时,对于文中一段细腻接近社戏的描写,教师要求小学生同桌之间互为读写训练,在读中或者写中同桌之间很快发现了相互之间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对自己的学习不足之处进行了反省和纠正,通过这样读写互为训练的语文学习途径小学生很快地把那一大段落的文字描写熟悉地理解和掌握下来。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体验了读写互为促进的训练方法的优势并自觉自愿地把这一方法内化为自我的学习方法,最终在这一训练方法的引导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很快地得以提升。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把读写两者有机相结合并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强化传授,是一种有效的科学语文教学策略。只有读写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够真正凸显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强大应用张力和艺术表现力,也才能够在读中强化写和在写中提升读,最终促使小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内在客观规律,进而不断强化语文综合素养以促使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得以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欧雯.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孙旭东.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0):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