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分析

曾慎宝柯敏谢德辰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麻醉科福建福州350008)

【摘要】目的:分析肺部手术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肺部手术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患者800例,分析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800例肺部手术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虽有1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单肺通气(OLV)时出现低氧血症,但是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低氧血症逐渐矫正,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对肺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该麻醉方式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部手术;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62-02

随着胸外科的发展和胸腔镜的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应用不断增多,手术的麻醉效果越来越受关注。对肺部手术患者采取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不但可以显著提升手术中患者的麻醉质量,而且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健侧肺受到患侧肺血液、分泌物等影响,进而提高手术疗效[1]。我院对肺部手术患者采用这种麻醉方式,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选取其中的800例对象展开分析,并把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组研究所选取的800例对象均属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的肺部手术患者,且均采用DLT插管进行麻醉。男性518例,女性282例。年龄15~84岁,平均(43.0±13.6)岁,体质量指数16~26kg/m2,平均(19.5±3.1)kg/m2,ASAⅠ~Ⅲ级;789例为胸腔镜手术,11例患者因手术原因中转开胸,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常规监测ECG、BP、HR、SPO2,插管后加连续监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5ug/kg、顺式阿曲库铵0.3mg/kg、丙泊酚1~2mg/kg。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04mg/ml、维库溴铵0.5mg/ml静脉泵注,纯氧机械通气,辅以1%~2%七氟醚吸入。

DLT(Robertshaw):驼人牌(国产);纤维支气管镜(FOB)(奥林巴斯BF-3C40,外径3.6mm);Ohmeda麻醉机(通用公司,美国)。左侧肺手术用右型管,右侧肺手术用左型管;根据患者术前胸部X片或CT检查显示气管内径初步选择导管型号,男性F39-F37,女性F37-F35。男性患者的导管深度多在31cm左右,女性患者导管深度多在27cm左右。先用听诊定位法结合吸痰管法定位,并注意观察Ppeak,单肺通气(OLV)时Ppeak一般小于25cmH2O(有中度以上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除外)。双肺分隔仍不满意或者OLV时Ppeak较高(大于25cmH2O)时,应用FOB准确定位。翻身摆手术体位后,DLT位置有可能发生改变,必要时重新定位并固定。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800例肺部手术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患侧肺萎陷满意,术野暴露好。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1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OLV时出现低氧血症,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低氧血症逐渐矫正,手术顺利完成。

3.讨论

肺部手术中积极运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优点在于可实现术侧肺、健侧肺的分开通气[2]。在肺部手术中,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在OLV时能使患侧肺在术中明显萎陷,便于充分暴露术野,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及全面提高手术成功的几率;其次能够使患者健侧肺部与患侧肺部的通气被分开,能够及时将血液、痰液等分泌物安全排出,有效避免患者的肺部遭受不必要的阻塞及感染。

在本组病例中,有10例OLV出现低氧血症,SPO2降至90%以下,经过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处理后,SPO2恢复至95%以上。经FOB检查发现DLT太深、太浅或者分泌物增多,予重新调整DLT位置及麻醉机通气参数、清理呼吸道后矫正。3例经FOB调整位置后须在患侧肺萎陷前用吸痰管F10置入患侧DLT予2~5L/min吹氧后SPO2恢复至95%以上。1例出现支气管痉挛,予以激素静脉注射等解痉处理后矫正。分析这些患者出现低血氧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了导管、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的原因。导管原因主要是指导管和气管插管操作技术不当,DLT插入深浅未达到标准;患者自身病理、生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OLV后血流比例出现失调的现象,所以出现了患者肺内分流增加。选择合适的导管并控制好导管深浅,保持良好的麻醉状态,促进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机体状态平稳。术中将患者的机械通气的呼吸频率适当地调整,预设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5次/分,吸呼比1∶1.5,然后将潮气量降低,控制在5ml/kg~8ml/kg,以免患者的气道承受较高的压力,控制PETCO2在35~45mmHg,若有需要时机械通气参数再行适当调整或者改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手术过程中及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尤其是在插管前与插管后要特别注意避免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值得注意是,术中需要对患者的PETCO2、SpO2、Ppeak、肺萎陷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FOB重新定位。

OLV的关键是要避免低氧血症。DLT位置是否正确显得尤为重要,若位置错误,很可能引发气道损伤、低氧血症以及肺萎陷不良等。DLT过浅、过深、右上肺支气管开口堵塞均会导致OLV失败,若能借助FOB再对导管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能够使插管后OLV成功率接近100%[3]。

综上所述,对肺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该麻醉方式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智清,蔡恒叶.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1):16-17.

[2]李彤.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20):85-86.

[3]孙传玉,王月兰,李宗民.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异常原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3):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