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导语设计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起
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的作用。本论立足语文学科特点,优化导语设计。从以“情”入“境”来进行细致的阐述,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达到高效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优化导语设计课堂教学文本魅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由此可见导语的重要性。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始石破天惊,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达到高效的教学。而好的导语是充分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结合其内涵而进行设计的。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常用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激情渲染,实景再现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讲授《七律·长征》时可这样导入(课件出示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七律·长征》):
同学们,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书法作品是毛泽东主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时挥墨写下的。这一个个的字,是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是一个个历史成长的足迹。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上红军跋山的脚步;可以看到悬崖峭壁,激流湍急的金沙江中红军涉水的身影;可以看到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场面;可以看到翻越雪山后战士们的喜笑颜开。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主席的诗,感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这段导语描摹出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红军战士的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语言感情浓烈,学生们的思维由此迸发,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二、巧用故事,“趣意盎然”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如讲授《蟋蟀的住宅》时,先讲了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一窝小蚂蚁搬家,一场蜘蛛与蚊子的大战,都会让他入迷。有时候他能一动不动地观察三四个小时,脚麻了都不知道,还闹出不少笑话呢。有一段时间,小法布尔对螳螂产生了兴趣。他偷偷地爬上了邻居家的苹果树,找到一只螳螂,屏住呼吸观察起来。正当他看得入迷的时候,树下有人喊道:“哈哈!这回你跑不了了!跟我到警察局去!”原来,邻居当他是偷苹果的小偷呢!正是由于对昆虫如此的痴迷和细致观察,法布尔写出了名著《昆虫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布尔笔下的蟋蟀是多么的可爱动人!
讲授《田忌赛马》时可以讲孙膑的“围魏救赵”故事,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可以讲讲周恩来的励志故事,讲授古诗时可以讲诗人的轶事等等。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音乐欣赏,渲染气氛
通过播放与文本相对应的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音乐的起伏自然导入新课内容。在一节课的起始,有选择有目的地播放一段音乐,不仅有引起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兴趣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可通过音乐语言交代历史背景,渲染课堂气氛。如讲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选播钢琴名曲《秋日的私语》烘托课堂气氛。该曲感情丰沛,每一个音符都夹杂着秋天的语言,非常适合作为诗朗诵的配乐。
在这首描绘秋天的钢琴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尽兴地说)是啊,秋天多美!同学们,请怀着这样一份美丽的憧憬,咱们去感受聆听秋的声音!
四、巧设意象,妙趣横生
教师根据文本解读设置一个意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情境。一位教师在《秋天的雨》与《听听秋的声音》整合教学中设计的导语:
先邀请学生分享所学秋的古诗、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师:老师送你们一个金钥匙。师:如果拥有它你想打开什么?生自由发言。师:咱们今天用它来打开秋天的大门。你们看,咱们用它来打开了秋天词语宝库。这段导语选用意象“一把金钥匙”,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让学生饶有兴致的进入文本阅读。很多课文亦可结合文本语境采用此方法。
综合上所述,要优化教学导语,教师必须要深入正确地解读文本。而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