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小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养成

孙洪刚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旧店小学266748

摘要:现在的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主旋律。教师家长是学生发展的外因,学生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教师和家长必须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全面发展逆反心理心理健康

一、研究目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相同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从这个目的出发,对新世纪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技能;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对环境的机敏、灵活的应变应急能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永远追求心理健康。纵观现在的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主旋律。教师家长是学生发展的外因,学生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教师和家长必须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研究方法

1.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至今有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有的学校的思品课,一学期只上一节两节,形同虚设。很多家长教育子女时,很少讲做人方面的道理,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名次,并再三督促使劲学习,考上大学,进行一种新的生活。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缺乏是非观念,目光短浅,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生活讲究吃穿,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人生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缺乏前进的动力。

2.更新观念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保证。传统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毫无兴趣可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人才观、学生观。观点变了,行动才会变。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人格受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才能更加自由地更加主动地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才会去克服一切困难,才会利用点滴时间去努力拼搏,才会表现得更出色。

3.教师的品德修养、文化知识、教学艺术,是学生积极心理状态形成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及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

4.肯定赏识学生,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走向成功。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善于观察学生,那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进行肯定和鼓励。上海闸北中学校长李京海说,多次的失败会产生消极心理,多次的成功会产生积极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成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我们要用具体的事例,用他们切身的体验,让学生知道成功并不难,人人都会成功。让他们找回失去的自尊,找回失去的自信,去积极地面对、参与学习生活。

5.家长要重视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处所,父母的思想品质、言谈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的力度。

教师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认识塑造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另外,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教师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心理技能,消除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更好地适应学习。

三、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根据日常的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或是比较积极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往往是在枯燥的学习内容、呆板陈旧的教学形式和沉闷的课堂情景中产生的。另外,教师的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以及教师采取的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甚至逆反心理。

2.分析。

(1)厌学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2)逆反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家庭应该和学校紧密配合,加强联系,互相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学、好学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

2.建议。

(1)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2)正面引导,肯定鼓励。(3)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呵护孩子的心灵。(4)家庭和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