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啸波吴旭东(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扬州225200)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关键词】PFNA髓内钉;DHS动力髋螺钉;股骨转子间骨折;本研究以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间,扬州江都中医院骨科应用PFNA治疗的患者和同期应用DHS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扬州江都中医院骨科收治了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其中摔伤73例,车祸伤8例;排除5例随访丢失和2例死亡(出院后),其中81名患者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4至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3个月。PFNA髓内钉组:共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在67~92岁,平均年龄(75.13±6.25)岁;骨折类型按Evas-Jensen分型为:Ⅰ型18例,Ⅱ型16例,Ⅲ型7例。DHS动力髋螺钉组:共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在66~88岁,平均年龄为(73.22±5.72)岁;骨折类型按Evas-Jensen分型为:Ⅰ型19例,Ⅱ型17例,Ⅲ型4例。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分布、骨折类型、术前合并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PFNA组:患者取仰卧位于牵引床,会阴部放置支柱器,健侧屈髋屈膝外展抬高,牵引旋转复位(若闭合复位不能满意,则进行有限切开复位),尽量使患肢内收内旋与躯干呈10-15°角,C臂机透视正侧位,复位满意后固定,消毒铺单,在距大转子顶点近端5-7cm内做一3-5cm外侧切口,找到大转子顶点前1/3,此处将导针打入髓腔,C臂机透视确认导针完全位于髓腔内,开口,必要时扩髓,选择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旋入,根据螺旋刀片的位置调整主钉进入髓腔的深度,螺旋刀片应贴近股距,位于股骨颈的中下1/3。根据瞄准器拧入远端锁定螺钉,最后将主钉尾冒螺钉旋紧,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逐层缝合伤口,术毕。DHS组:通过牵引床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转子间骨折的复位,在股骨转子间处外侧行纵行切口,位困难的行有限切开复位。做股骨近端外侧切口,自大转子向远端延伸,显露转子部及转子下,切口长度根据骨折线长度而定。对闭合复位不佳的骨折,在充分暴露骨折下再次进行骨折复位调整,于转子间下沿135°导向器向股骨头方向打入一枚导针,C臂机正侧位透视,确认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心偏下的位置,导针尖端距股骨头软骨下5mm。再次透视骨折复位,然后冲洗、逐层关闭切口,结束手术.1.3术后处理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规抗凝消肿止痛对症处理,术后24小时摄患髋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鼓励患者积极床上行功能锻炼,术后一周视术中情况及术后X线适当无负重行走。以后每月来骨科门诊复查,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患者下地负重行走时间。
1.4术后评价比较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骨盆正位、患侧股骨全长正侧位片X线片,用于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记录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81名患者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4至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3个月。两组随访患者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等手术并发症,两组共计3例术后彩超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均为无症状型深静脉血栓,未作特殊处理。截止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内固定失败,继发性骨折。通过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下地时间更早,平均住院天数更少。但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好发于老年患者,据统计70岁以上的人易发生髋部骨折,并以每年1%~3%的比例增长[1],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固定方式主要有髓内固定(PFNA髓内钉)和髓外固定(如DHS滑动钉板系统)。本研究则从临床实际疗效将这二者进行相互比较。动力髋螺钉作为曾经的金标准,不仅具有静力性加压作用,而且具有动力性加压作用,在骨端吸收压缩的同时,仍能起到加压及牢固的内固定作用。另外,手术操作过程中为保证外侧钢板与骨骼的紧密接触,需要对骨膜进行广泛的剥离,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较严重,较PFNA等手术方式出血更多,更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等,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5%[2]。提供了坚强内固定,为控制骨折端的旋转和防止继发性骨折提供了可靠地保证,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合理的方法,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疗法。
参考文献[1]裘法祖,邹声泉,龚建平.外科学前沿与争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2]张经纬.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