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后勤学院30030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药物对医学检验学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3800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以其中检验结果出现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采集样本前的药物使用情况,统计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中,抗生素类药物、抗癌药物、维生素C、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利尿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药物对医学检验学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临床中检验标本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药物;医学检验;影响
临床中,医学检验结果在疾病的诊断以及疾病转归、临床疗效观察等医疗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主要是借助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验,为临床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数据及临床资料。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及精确性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由于临床检验过程中,仍有很多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药物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药物的发展,很多药物进入体液中之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会由于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物引起人体在生化、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的改变,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学检验的结果[1]。本研究通过分析临床中病人服药及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临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中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38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认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研究者采集样本之前一周内服药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患者中,男83例,女57例,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53.2岁,所有研究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采集样本前的药物使用情况,并观察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粪便检查结果,分析患者使用的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药物应用所致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以及药物应用所致的生化参数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过程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本研究中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研究中检验结果发生偏差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如表1所示,本研究中共统计患者资料38000例,其中确认检验结果出现差错的为140例,发生率为0.368%。
3.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发展,临床中,医学检验结果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进行疾病诊断、判断患者病情以及确定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以及检验学仪器精密度的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精确性也逐渐提高,因而医生对于疾病诊断正确率也逐渐提高。然而,在临床中,由于患者病情及药物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医学检验的结果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产生误差,甚至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影响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导致误诊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4]。
本研究对我院140例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患者样本采集之前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影响检验结果发生率为0.368%,抗生素类药物、抗癌药物、维生素C、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利尿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药物对医学检验学结果产生影响。也有部分药物使检验标本着色,从而影响检验结果。无论何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偏差都会影响到医生对疾病情况的判断,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积极预防,尽可能消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为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于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相应检验项目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采集样本前的药物使用情况,对于药物可能会造成干扰的实验,应当积极寻找特异性更好的实验方法。同时,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药物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检测项目,检验人员应建议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的全部用药史,对于药物产生干扰又无更好的检验方法的情况,检验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其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用,可建议医生停药后复查,从而降低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综上所述,临床中药物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当注意,临床中检验标本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侯佳勇.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1):243-245.
[2]唐翠连,李小民.肝功能检测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93-894
[3]欧阳平.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6(16):907-908.
[4]李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5(24):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