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中职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刘凤霞

刘凤霞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62700

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之下,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继出现,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出相应的体验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到这种情境中进行体验与探索,这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职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体验式教学方法已经在我国的教育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多学生与教师的欢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典型的综合性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头痛的一个教学板块,而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效果。那么应该怎样开展呢?

一、利用音乐来开展阅读教学

优美的音乐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将音乐与美文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地应用起来,展开体验式阅读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积极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体验式阅读教学成效

初中生的年纪虽然较小,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对于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认知,感知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时,就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感知能力,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与图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传统的机械式阅读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深化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来探索,主动地提出问题,自己来分析问题,找寻出正确的答案。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文章中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对于此类文章,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进行体验式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章,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来扮演邹忌、齐王、妻、妾等角色。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角色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含义。初中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于这种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将角色扮演活动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也能够有效地提升阅读效果,这也是趣味性课堂的重要体现。当然,在进行角色扮演前,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角色可以由教师指定、同学推选、学生举手的形式来选定。

四、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体验文章精髓

初中阅读教学中,有的文本初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是经过深入的品读和分析,其中又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文本的描述与描写看似有漏洞,但是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自主地分析和挖掘相关的知识。

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为例,很多学生都不明确其中的深刻含义,文中的留白也是教学难点,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分析留白的作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不振的悲哀,感受到崛起的希望,让学生从心底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观念。

五、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与教师的教育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为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他们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为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钻研,努力吸收新思想、新知识,创新教育方法,开展针对性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钻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多涉猎相关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将其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为此,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造出体验的情境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体验式阅读教学必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郑赛英谈中等职校语文教学的角色定位[J].文学教育,2007,(06)。

[2]沈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和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7,(38)。

[3]王雪梅中职语文课程功能反思与重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4]张继娥浅谈新编中职《语文》的人文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5]陈军燕浅谈阅读情境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