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孟慧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孟慧丽

孟慧丽李文强

聊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急诊中毒洗胃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诊中毒;洗胃;应用效果

口服中毒是急诊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患者病情一般较重,且毒性发展迅速,需要进行及时的洗胃处理以清除毒素[1],但由于多数患者中毒原因各异,且存在消极情绪,洗胃操作与配合需视情况而定,很容易出现抢救延误的状况[2],不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总结并归纳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纳入对象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以随机数表法将7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39.35±5.3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25岁~74岁,平均(38.89±5.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身体指标的监测,对病情的评估等。

研究组进行循证护理,包括: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组织成员对洗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洗胃液的选择,插管的长度等进行讨论,并查找资料提出解决方法。②洗胃时应选择合适的体位,保证患者头部固定,防止插管出现滑落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胃液与插管,采用反复洗胃与间断性胃肠减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应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③洗胃后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让患者多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增加排尿量。

1.3观察指标

发放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7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考虑,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1两组患者用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现胃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出现胃出血4例,窒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

3、讨论

能否彻底清除有毒物质是抢救中毒患者的关键[3],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循证护理将“以人为本”作为中心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护理办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说明对急诊中毒洗胃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急诊中毒洗胃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0).

[2]罗显芳,黄金芬,余志红.循证护理模式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6).

[3]彭丽.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40-42.

[4]赵文凤,伍红菊,李祖敏,等.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77-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