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医院全科医疗科浙江杭州311202)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胶浆外用涂抹溃疡面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维生素B2片制成粉末的混合物外用涂抹溃疡面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的混合物外用治疗口腔溃疡更有效。
【关键词】利多卡因胶浆;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99-01
2014年6月—2017年6月浙江萧山医院全科医疗科68例患者应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维生素B2片制成粉末的混合物外用治疗口腔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有口腔溃疡临床表现,病程超过5天后确诊,男34例女34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58岁,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病程、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所用药物
利多卡因胶浆规格10g:0.2g即浓度2%;维生素B2片规格5mg/片,西咪替丁液为西咪替丁注射液,规格0.2g/2ml/支,混合液由利多卡因胶浆1g+维生素B2片5mg研成粉末+西咪替丁注射液0.5ml混合而成。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洁口腔后,溃疡表面用2%利多卡因胶浆1g局部外涂溃疡面每日3次。治疗组选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洁口腔后,溃疡表面用利多卡因胶浆+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的混合物局部外涂每日3次,两组均在给药后15分钟内禁食,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要求作息规律。
1.4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1~3天溃疡愈合,无疼痛。有效:3~7天溃疡愈合,无疼痛。无效:大于7天溃疡愈合或症状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22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加快,症状缓解加快,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6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病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本病周期性复发但又有自限性,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无统一的说法。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故易出现溃疡。口腔溃疡最常见的是轻型溃疡,溃疡数目较少亦较表浅,故愈合后不留瘢痕,溃疡具有红(红晕)、黄(假膜)、凹、痛四个特征。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临床上,因我院单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较少,为了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文对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研究。
利多卡因胶浆为粘膜表面麻醉剂,兼有祛泡沫、麻醉及润滑作用,是由盐酸利多卡因和去泡剂粘合剂组成,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通透性强、起效快、价廉的特点,可迅速缓解患者口腔溃疡最主要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具有免疫刺激的作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西咪替丁联合利多卡因可使利多卡因在血中及局部浓度、半衰期显著增加,小剂量联合可使患者溃疡疼痛持久缓解。维生素B2是生物氧化酶黄素酶的辅基成分,黄素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补充维生素B2可维持上皮细胞功能,促进受损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局部涂放维生素B2片制成的粉末,能补充维生素B2族缺乏,提高局部浓度,加快溃疡愈合的速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治疗方案的治疗组患者疗效更佳,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维生素B2片、西咪替丁液治疗方案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缩短病程,提前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72。
[2]李江涛.利多卡因、西咪替丁合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