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命活力的焕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课堂生命活力的焕发

刘英霞

——基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刘英霞山东省栖霞市翠屏小学265300

摘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35”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着“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课改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创建和谐的学校教室文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思考

一、基于杜郎口之现象

杜郎口中学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课改理念,采用独特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或者“10+35”模式(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杜郎口中学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热情参与、自信地表现自我,教师只是发挥点拨指导的角色,在这里真正地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真实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指导思想,真正触及了教育改革的主题。

二、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1.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之所以充满活力,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可以用“乱而有序”来形容,课堂上学生随时都可以离位,甚至是出去教室,但是在乱中每个学生都是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着学习。在“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中都渗透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与精神。“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基础,让学生自主进行与文本的对话,间或进行围绕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所有这些对话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需求和主动参与基础之上;在“展示”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对展示者的成果作出评价,而且能以此对照和检测自己的成果,进而在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中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言行;“反馈”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反思和教师的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让自己的学习不断走向扎实和深入。

2.强调教师创新与反思,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反思,所有教师每天上午7:30与下午2:00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在教学楼的大厅里对学科的情况进行反馈汇报。各个教师对听课的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并提出建议,推举优秀班主任,强调树立高效课堂标准等等。杜郎口中学在最细微的地方都会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如卫生情况:有个班级教室后面饮水机附近地面上有水迹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相信学生有自我向上、健康积极发展的内驱力,将课堂权力下放至学生,变僵硬死板的知识传授过程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体由个人单一性向小组合作性转变,变个体单一学习方式为主体间共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4.和谐的学校教室文化促进了高效课堂的产生

首先是外部环境,杜郎口中学周围环境很清幽,周围大都是田地,周围少有的商业店面与百姓人家,这对高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杜郎口中学的学校文化非常精致,从教室到校园黑板无处不在,上面有同学们研读的各科题目、生活小提示等等,凡是眼睛所触及到的地方都与学习的知识有关,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再次是教室文化,在教室里,与传统座位排列不同的是班级以各小组为单位的方阵式座次,学生以组为单位相对围坐在一起,这样方便交流,教室三面都是黑板,每个组都有彩色的粉笔,这样方便展示。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无限地相信孩子的潜能。”新课改也倡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使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等一一落实,这些不再是一句空话。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关注,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学习,始终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氛围中成长,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会展现出人性的魅力和创造的光辉,这时的教育展现的才是真正育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志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洋思中学办学模式的思考[J].甘肃教育(B),2008,12。

[2]宋宝和王坦孟昭星史兆海农村中学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

[3]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03。

[4]潘永庆浅议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6,(l)。

[5]高洪德教育改革的魅力在课堂——对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