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急诊护理中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杨红1许荣2许燕2

杨红1许荣2许燕2

(1莱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莱芜271100;

2莱芜市寨里卫生院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应对方式,提出预防及伤后的对策。方法:对急诊科工作的38名护士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8名护士均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100%。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且发生针刺伤后无一人进行了正确的伤后处理。因此,加强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相关因素的了解,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建议性提出针刺伤后的对策,对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理;针刺伤;对策Analysisofrelatedfactorsofsyringeinjuryinemergency

YangHongXiuRongXiuYan(EmergencydepartmentofLaiwuPeople'sHospital,Shandong,Laiwu,271100;LaiwuZhailihospitals,Shandong,Laiwu,271100)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emergencynursesneedlestickinjuryrate,causesandcopingstylestabwound,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fpreventionandinjury.Method:38nursesofemergencydepartmentworkcarriedoutretrospectivequestionnairesurveys.Results:38nursesweresurveyedhadtheneedlestickinjuries,theincidencewas100%.Conclusion:Emergencynursesself-protectionconsciousness,thehighincidenceofneedlestickinjuries,andtheoccurrenceofneedlestickinjuryafternoonewasthecorrecttreatmentofthewounds.Therefore,tostrengthentheemergencynursesonneedlestickinjuryrelatedfactorsofunderstanding,promotetheformationofoccupationprotectionconcept,proposedcountermeasuresafterneedlestickinjuries,andhasimportantsignificancetoreducetheincidenceofneedlestickinjury.

【Keywords】Emergencynursing,needlestickinjuri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56-01

急诊科是医院内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科室,很多时候在尚未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对患者的抢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很多传染性疾病来不及被诊断,或者是尚处于潜伏期无法作出诊断,而急诊科护士就这样被暴露于危险之中。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为常见的职业性伤害[1]。因此,了解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增强急诊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进行针刺伤后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年龄(19~53)岁,平均(36±17)岁。急诊工作时间为1~25年,平均(1247±311)年。其职称为:护士5例,护师25例,主管护师8例。其学历为:高中2例,中专14例,大专21例,本科1例。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针刺伤情况、针刺伤后应对方式。发放问卷38份,回收38份,回收率100%,均为合格问卷。

2结果

表136名急诊护士发生针刺伤相关因素调查

3讨论

31针刺损伤发生情况:针刺伤可以深达患者皮肤内部,导致受伤者出血,病原微生物就会随着针尖进入患者的体内[1]。有研究发现,约有90%以上的在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曾经受到过针刺伤。而本研究中作为调查对象的38例急诊科护士均有不同次数的针刺伤史,发生率高达100%。根据调查,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受到工作环境影响,护理人员往往较为慌乱,护理人员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配合也缺乏默契,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时机。特别是急诊科,除了对患者进行抢救之外,护理人员还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面对的患者又病情急、变化快,工作压力繁重,整个机体随时都处于应激状态,身心俱疲,很容易失神而刺伤自己。此外,不规范的护理操作也容易造成针刺伤,比如回套针帽时、给患者拔针时等。

32对策

321设计和完善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明确抢救患者时的分工,在进行抢救时可以迅速分工,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减少由于慌乱造成的针刺伤。

322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2]。加强护理人员基本急救技能的训练,要求护理人员对于锐利器械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不仅是铭记于心,而是成为一种习惯。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觉防护。

323科学的对护理人员进行配置,根据不同时间段劳动强度的不同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制,在保证临床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的休息。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并指导护理人员掌握自我疏导的方式,放松心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防止由于过于疲劳或者是压力过大而发生针刺伤。

324增强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据报导,美国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务人员死亡数达几百例,几乎每天死亡1例。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而死亡的医护人员就有(100~200)例,护理人员占到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的80%。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急诊护理人员在发生针刺损伤后,可以通过挤出针孔附近少量血液后,使用酒精进行消毒的方式进行初步处理,这得益于我们平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当然更多的是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约有74%的护理人员一年中发生针刺次数高达(4~6)次,这提示我们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仍有待加强。有人指出,如果锐器刺伤皮肤后直接进入血管或者是较深的组织,或者是作为传染源的患者疾病已经处于晚期,都会增加护理人员受到感染的几率[3]。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切实认识到针刺伤的严重性,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要促使伤口部位的血液流出,然后使用肥皂和热水对伤口进行清洗,使用碘酊进行限度,然后使用无菌辅料对伤口进行包裹。2d之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对作为感染源的患者血液和体液进行检查,如果确认含有治病微生物,则要检测被刺人员是否存在抗体,如无抗体,也应进行免疫接种[1]。不同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也不尽相同,应当对受伤者进行跟踪观察。

参考文献

[1]徐国英,应菊素,等.急诊科护士针刺伤及其对策的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428

[2]许英,陆燕子,李津津,等.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33

[3]陆连芳,孙惠娟,杨国真,等.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06508

[4]韩兰萍.急诊科护士职业损伤的状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7).

[5]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