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一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一点尝试

李生娣

李生娣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也称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指的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小说,入选小学课本大多已经节选或改动)。这些名家名篇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本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深知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尤其在体会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方面的缺陷。所以,我认为,在农村小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文学类文本的教学。

1教师要以丰厚的文学底蕴影响学生

农村小学生读书少,阅历浅,容易崇拜别人,更崇拜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用丰富的知识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本人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读文学类书籍。在教学中,我常常娓娓道来,用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如学习《祖父的园子》,我讲萧红短暂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我讲林海音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的生活;学习《秋天的怀念》,我讲史铁生所经历的苦难和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常常沉浸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他们的眼神中往往流露出的不只是读书的欲望,还有对老师的崇拜,在他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老师的崇敬。一个上高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据我所知,我们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学文科。”我问为什么,她回答:“因为我们小学时都崇拜您,都以您为榜样,希望将来当一名语文老师。”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丰厚教师的文学底蕴。教育是制造人的特殊的产业,产品的生产者个个应是高手,因为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勤读文学作品,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使学生从内心为你喝彩,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教师不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怎会有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机智,信手拈来的潇洒呢?教师远离了文学作品的浏览,势必会在文本中兜圈子,也势必会语言枯涩,见识浅陋。只有自己成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促进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更实质的是丰富自己肚中文学作品的积淀。

2重视朗读,体会作者审美情感

朗读为学生体会文学语言的审美提供了训练和感悟的媒介。朗读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人物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从而能够深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手段和作用。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中的事或人,获得情感体验。首先,课堂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根据要求,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朗读方法,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课堂朗读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对朗读的指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朗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例如,老舍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是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进行游玩的,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就应带有轻松、欢快的味道,从而对金华双龙洞产生好奇、联想等更进一步的感受。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以文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恰当的体态语言,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广博的知识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促进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3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敢于亮出自己的声音

文学类作品往往有丰富、诗意、含蓄的语言等特点,学习、欣赏之余,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亮出自己的声音。比如,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课文好像写出了我自己的事情,我也有许多稀奇可笑的想法,常常自得其乐,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有的说,作者的语言很平实,就跟说话一样,我很爱读;有的说,作者在北京城南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定有很多故事吧,我想知道作者童年还有哪些稀奇古怪的事和想法……这时可谓是水到渠成,我趁机向学生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文学作品教学艺术的方式,必须遵循学生认知思维的客观规律,与之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运用多种不同的、与学生认识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教学的内容转变成一种智能,使学生具有不拘一格的应变能力而终身受用。

作者单位:甘肃永登县柳树乡营儿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