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巧”策略,提升探究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运用“三巧”策略,提升探究素养

郭俊华

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三联小学322124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巧设探究情境,激活探究思维;巧选探究主题,提升探究能力;巧授探究策略,推进探究进程”这三大策略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素养培养

伴随着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门话题。就当前来看,虽然针对“核心素养”暂时未能作出全面统一的界定,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探究能力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而言,具有非常典型的实践性特点,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能力以及个人智慧,善于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引导他们展开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巧设探究情境、巧选探究主题、巧授探究策略,必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巧设探究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生发愉悦之感,能够有效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以此激活小学生的探究思维。

1.抓住好奇之心,激活探究思维。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能够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必须为学生创设轻松且融洽的学习氛围,以此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而言,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不但有助于拓展教与学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影子游戏》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操场上,在阳光下和学生们一起玩“影子游戏”。在组织学生玩这一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影子,在大小以及长短方面是否完全相同?影子的产生是否源自于阳光的照射?回到教室之后,教师利用投影仪展开影子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这一过程,必然有助于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指导作用以及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样才真正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他们快速融入探究情境中,有助于全面正确地理解事物,并通过这一过程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及分析、比较等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还要立足于小学生当前的认知经验,积极地鼓励他们以独立的方式自主完成探究任务。

2.捕捉认知冲突,激活探究思维。很多小学生针对事物的认知仍有失完善,实际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水平也呈现出显著不同,所以,针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往往也会出现分歧。基于这一学情,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为其创设具有冲突性的教学情境,以全面激活其探究思维。

以《有趣的鸡蛋——让鸡蛋浮起来》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演示了鸡蛋沉入水底的实验,之后向学生出示不同的辅助器材,其中既包括糖、盐,还有细沙、木头以及瓶盖等等,并为学生设置如下提问:通过哪种材料的辅助,可以使鸡蛋在水中漂浮起来?这一提问的设置立刻引发了学生的各种猜想以及积极讨论,最后,学生们将关注的焦点聚焦于盐和糖,而且各执己见,讨论热情高涨。在这种冲突的情境下,教师安排两名学生分别开展糖和盐的实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最终得出了真实的现象和结论。

3.引发学习质疑,激活探究思维。只有产生质疑才会引发思考,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才真正有助于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针对身边的事情大多充满极强的好奇心理,所以在他们身上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创新以及探索研究的潜力。教学实践中应基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显著激活他们的探究思维。

以《镜子》一课为例,一位教师首先在教室里放置了两块很大的穿衣镜,学生们立刻围上来,此时教师将两面镜子同时照在一个同学身上并不断转换角度,立刻有学生发现,此时这个学生的身影一会儿变成了两个一会儿变成了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点也引发了学生的探讨:为什么使用两块镜子同时照在一个人身上时,会出现多个身影?因为这一问题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他们必然会对这一问题充满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你们会采用怎样的方法研究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纷纷明确了不同的验证方法,显著提高了学习效能。

二、巧选探究主题,提升探究能力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选择一个恰当合适的主题,必然有助于推动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提升探究能力。

1.基于学生兴趣,巧选探究主题。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为教师应当对活动的内容作出精心筛选,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很多学生都喜爱绘画,基于这一兴趣特点,一位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以《未来的汽车》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学生们在参与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放飞想象,对收集的车模进行改造或者重新设计。有部分学生比较喜爱民族艺术,鉴于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叩开艺术之门——走进多彩的服装天地》的实践活动,由学生自主在课外搜集各个时期或者不同阶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之后组织学生分享个人的收集经验,也可以编排相关舞蹈充分展现个人成果。对于上述实践活动而言,都是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结合了民族以及文化内涵,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和主动性。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需要将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与具体的学情进行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以及艺术特长,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针对活动主题的确定,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当然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够使实践活动具有探究意义和探究价值。

2.基于校本特色,巧选探究主题。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对于校内外各种资源,应做到充分利用以及积极开发。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立足于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探究能力,才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才真正有助于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密切程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特产》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为学生提前布置了搜集家乡特产的任务。基于“特产”一词,立刻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本地特产。这一实践活动成功链接了本地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基于多元的方式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走出校园,来到当地的制香企业,了解制香文化的发展,亲历香道表演以及香的制作过程,真正体会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文化,使学生基于内心生发出对于民族以及家乡的热爱。

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家乡的特有资源,并结合自然环境以及生活、社会领域,能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生活、走向社会。

三、巧授探究策略,推进探究进程

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更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情并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具体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简化处理,使其更加通俗易懂、充满趣味;还需要结合积极引导以及点拨,使学生更关注具体的探究过程。

1.巧授提问方法,推进探究进程。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言,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出现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虽然问题的出现具有多元的方式,可以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在思考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具有探究价值,因此既需要教师指导,也要带领学生剖析问题的利弊、展现问题的探究价值。

以《纸与我们的生活》一课的教学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涉及纸张种类的介绍,学生们对一种名为“牛粪纸”的纸张充满了兴趣,他们特别好奇:为什么要将其命名为牛粪纸?具体的材料是什么?又是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具有怎样的用途?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直接告知学生具体答案,而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思考,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相互交流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只需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使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的答案。针对观察方法,可以结合参观、访谈或者辩论等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力,或者还可以邀请校外辅导员共同参与其中。

2.巧授观察方法,推进探究进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认真细致的观察,这样才能够使学习过程具有深度和广度,才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现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除了文字部分,还会辅以相应的插画。这些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插画,既有效地丰富了教材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部分插画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入自然和社会,才能展开更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对社会以及生活拥有充分的了解,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得更完美。

3.巧授研究方法,推进探究进程。一般情况而言,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立足于资料搜集、实地访谈以及调研等诸多方式,自主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可以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而且能够对所搜集的内容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例如,在探究普通洗衣液与酶洗衣液之间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以亲历的方式进行感受;在了解蚂蚁的典型特征时,可组织学生结合多元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调研,或者展开研究;在探究《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基于网络或者天气预报,充分了解气候的改变,还可以结合绘图等对大气现象进行划分,了解不同的大气现象的改变对人类以及自然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表达方面尚未成熟,所以各种实践探究成果的展示大都汇集于口头或者对简单的书面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这一学情,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多方位的充分交流,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阶段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素质教育,确保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立足于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为教师应立足于引导者的身份,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情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提升自主学力。

参考文献

[1]林雪梅关注细节,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J].学周刊,2016,(20)。

[2]方朵徐敏从学生出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6,(03)。

[3]张兴福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