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英武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中心校71370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特别是年级越高,学生问题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模式。所谓“导学究测”,包括诱思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评四个基本环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始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诱思导学阶段,可以谈话引入或复习引入,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引入,最好能提出会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如在学习《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每年的杏花是在哪个季节开放的?你知道杏树上的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间开放的吗?竺可桢爷爷知道吗?然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黄山奇松》这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就很快提出诸如: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的松到底“奇”在哪些地方?虽然问题简单,但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阶段,我发动学生通过自主朗读、默读课文,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的思路。比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哪些句子写的是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要写花儿?花儿与儿童有什么共同点?
在合作探究阶段,也要不断启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师生、生生互动答疑解惑,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阶段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质疑、更有效地提问,我主要从以下几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我们在“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每一次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首先个人生成问题,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再把个人未解决的问题上升为小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在问题生成单上,上升为班级共性问题,最后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下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2.创设质疑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我校“导学究测”的高效课堂模式刚刚实行的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人云亦云,但随着“导学究测”高效课堂的推进,教师不停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学生渐渐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虽然有时学生的想法看似离现实远些,但教师仍是积极引导,这样的做法是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好途径。
在达标测评阶段,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按照预设的检测题,检验目标达成情况。在检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后予以有针对性的辅导。
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