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姚楼校区(054900)李金亭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对话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那么,如何建构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课堂,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呢?
1实施对话教学的原则1.1认知与情感互动的原则。认知和情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范畴,从对话教学的过程范畴来说,认知和情感的联系紧密。在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教学过程充满师生的激情与灵感,弥漫人情味。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情感活动促进其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而良好的认知关系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发良好的情感关系。因此,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两个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纯粹的“认知活动”,也没有纯粹的“情感活动”。
1.2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教学中知识的传递功能已从其原有的中心地位上被排挤,新的教学功能理论中,教学的首要功能已非传授知识,而是被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加以理解。因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自己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大量信息作为加工的原材料,教育者在提前整理准备的前提下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对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加工、综合,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协调促进。
1.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原则。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即生活。”它的意义就在于把师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对待。因此,必须把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教学情境,引发自主探究,最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予以创新。这样,知识才能成为活的知识,才能使课本知识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为生命的发展服务。
1.4课上课下并重的原则。从对话教学的形式来看,要实现课堂上的沟通、合作与对话,要求师生在课下要做大量的工作,积累充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质疑,只有如此,对话教学才能贯彻落实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只是对话教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其深厚的底蕴却远非四十五分钟能够涵盖。没有课外对话,课堂中的对话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真正实施对话教学,必须实现全方位的对话。
2建构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策略2.1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话题的设计有三个要求:首先要基于文本,有利于学生研读文本;其次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引起碰撞;最后,要有层次性,既要基于文本,又要找准教材的生长点,又要超越文本,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不同维度的综合要求。话题的设计要做到:①涵盖性。
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注意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跳跃性。即要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决非现成,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③多元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观,话题的设置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智慧的浪花,给学生留有发展和拓展的空间,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解决方案、多种结论;④层次性。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⑤生活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评论文本。同时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文化,紧扣学生的脉搏,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对话的话题起到矫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
2.2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通过自由对话,达到问题解决、知识构建、能力提升、人格完善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环境,即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放松。教师要设计与安排让每位学生有对话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回应、学会评价。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善于思考,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视角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够从多角度阐述与陈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2.3抓住契机,适时开拓,维系师生对话。课堂中,对话无处不在,提升对话质量关键是教师抓住对话契机,引导学生不断开拓对话真度、深度、广度和效度,维持对话,让课堂“对话”展现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