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昌初级中学校
摘要: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初中语文教师长期重视并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正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结合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等因素,探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课堂提问、实践活动、民主教学、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出发,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师质量与效率献出一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要求,所以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势在必行。
一、课堂提问要从大局出发
初中生处于三观、思维的成长期,其内心变化频率与幅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属于成长的敏感期,但是初中生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究。初中生不仅是社会中的一员,他还有一个独特的角色,就是学生,而教师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在这个通识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诉求。此外,初中生对于新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就接受程度而言学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语文的学习中会明显的体现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去设置不同的问题。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应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二、强调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为根本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了解语文内涵,并不断强化自身语文运用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例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各种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如每周的阅读交流会,在交流会中鼓励学生向大家分享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观后感,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当中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自身的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能更好的与文本进行交流,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对语文的喜爱之情,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例如,在教授《散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化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们是文章中的家庭中的一员,有的人想走大路,有的人想走小路,你会如何处理这一情况?”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想要走大路的是妈妈,走小路的是儿子,如果你跟着妈妈走大路,便是忽略了小孩子的意见,如果你跟着小孩走小路则是不尊重长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进退两难的情形,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妥善处理这样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辩题便是:应当敬老还是爱幼?或者还有两全的办法,让学生通过辩论学会从多个生活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所传达的生活哲理。
四、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良好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但是笔者认为更加有效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应具备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生生之间的评价,能更好的让教师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完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更好的做到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策略。评价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口头评价、匿名评价,教师的肢体语言等等,运用各种手段传达基本信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的情绪与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鼓励、诙谐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能使得语文教学课堂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则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真正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与发展期,其思想变化是难以预料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性,满足初中生的基本需求,关注学生的差异,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让语文课堂绽放不一样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三忠.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交流,2019,(3):105.
[2]张爱娟.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6):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