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18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非合作的深入发展,非洲籍人员来华生活居住、工作、留学和旅游的数目不断增加。浙江省作为中国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地带,高校分布多且广泛,吸引了大量的非籍留学生。然而两种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不同”之处给中非文化融合进程带来挑战,本文主要从语言、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角度来探讨这些因素给多元文化融合带来的挑战与困境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非文化差异;文化融合;跨文化交流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发展,“非洲人才培养计划”规模不断扩大,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和深化。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和单向的。据调查统计显示,浙江地区如杭州、宁波、义乌等地非籍留学生的占比例最大,然而随着留学生数目的增加,跨文化交流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中非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其挑战
1.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载体,如果没有语言的存在,思维便无法进行。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语言总是第一大障碍。非洲大陆由于部落分布广泛,语言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如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等。但是许多非洲语言并没有文字记载,以口传为主;又受殖民国家的影响,英语、法语及葡萄牙语也成了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而中文属于汉藏语系,由于声调的不同和历史悠久的文化记载,因此中非语言在文字、语音语调和语法上的差异较大。
从留学生角度看,大部分非洲籍留学生认为学习和运用汉语有很大困难,因此在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听不懂”是存在的普遍问题;【1】另外,大部分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加上非洲学生所用语言种类多样,中国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除了在一些必要的场合中如踢足球、比赛合作,其余时间基本不会私下交流,更谈不了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
2.思维方式差异及挑战
思维方式包括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处事风格,这三种因素相对稳定地影响多元文化交流,其差异是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主要体现和原因。【2】中国的教育方式造成中国人具有群体观念和集体观念,具体表现:不会在乎公共领域内的陌生人,以个体或身旁亲密的人为中心。非洲人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具有很明显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观念。【1】关于处事风格,中国人一直秉承着守时准时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原则;非洲人实则相反,他们追求、放松的生活和处事方式,时间观念并不强烈。【3】
判断是非对错和自身的行为模式由主流价值观念所决定,如果一昧地用自身价值观来评判他人的行为模式,那么就会产生不理解甚至冲突和矛盾。留学生对于中国人的一些行为如随地吐痰、排队插队、没有隐私观念和禁忌观念等行为表示不理解甚至是极度排斥,如果不及时认清这种文化差异和进行沟通与交流,那么两种文化则会渐行渐远。另一方面,非洲人追求的“慢”生活方式也与中国人快节奏的方式有所冲突。高校老师提到非洲留学生经常迟到以及中国学生与非洲朋友约会总是在漫长的等待。很显然,非洲人随性的处事方式不能与中国思维行为方式相融合,这对高校中跨文化交流带来巨大的挑战。
3.生活方式的差异及挑战
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从一种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跨文化适应者一开始会受原生活方式即物质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生活行为不适从而造成心理不适。因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原因,中国人和非洲人的生活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以宗教信仰为例,全球宗教信仰比例最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仅有 7%,而非洲宗教信仰比例高达 80%。非洲人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他们每天耗费在礼拜上的时间至少半个小时;绝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属于无神论者,因此他们并不会花时间去接触关于宗教文化的活动。【5】
初来浙江的非洲留学生在还没适应中国生活情况下,会延续原有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如果所在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适应,从而对文化适应带来挑战。高校举办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单一,极其影响文化交流活动的参与度;许多非洲留学生表示周围很少有教堂(有双语服务)或清真寺(非洲人信仰伊斯兰教居多);也有许多非洲留学生抱怨学校宿舍门禁时间。
三、应对措施
1.政府层面
解决语言障碍问题是第一步,加强对双语标志的普及。政府需要实现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全覆盖,不断完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另外需要加强对汉语学习培训班的开设。浙江省政府及相关人员在充分了解非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例如国际音乐会、国际美食节、国际文化长廊等。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重视外籍人员的生活方式差异,建设清真寺或教堂多元化活动满足他们宗教文化活动的需求。
2.高校及社会层面
非洲留学生作为外籍人员中占比最大人群,浙江省各大学需要对留学生的心理、生活状况和教育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将非洲人的生活方式与当地大学原有的学生生活管理模式相结合,切合实际地制定符合留学生特点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如寝室门禁时间。【3】另外由于大多数留学生的交友圈只局限在于同类留学生群体,学校要积极运用学生社团的力量,搭建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互动的平台,拓宽交往的渠道而想要融入当地生活,实现跨文化交流;在调查过非洲留学生文化活动兴趣的前提下,学校要组织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相关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当地学生和当地居民建立联系。为了提高双方的语言交流能力,学校各学院重点以外国语学院为主,提倡中国学生主动联系非洲留学生,每周制定交流计划打卡,例如这样的促进跨文化交流方案,不仅能维持联系还可以使得交流进一步深化。
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适应问题比中国学生更富有挑战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来华非洲留学生建立相应的文化心理辅导机制,开设跨文化教育和培训的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不适问题,给予他们在异乡的人际支持。
教师作为非洲留学生初来学校学习和生活最信任和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一类人群,需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中非学生之间交往的真实情况,并且正确引导中国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不歧视不排斥任何一个来华民族;引导留学生从正确的渠道取得信息,帮助他们辨析信息的真伪,减少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1】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分析是跨文化交际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文化与非洲文化不是冲突的,而是互补的。只要双方本着尊重对方历史文化的态度,采取合适的交流方式,在求同存异的道路上寻找到共同点。【4】
参考文献:
【1】宋会玲. 江西师范大学非洲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适应研究[D].
【2】龙霞, 熊丽君. 中非文化差异对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安哥拉来华留学生为例[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7(1):133-136.
【3】宋硕, 徐玲. 基于中非文化差异的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探析[J]. 大学:研究版, 2016(2).
【4】周海金,刘鸿武. 论文化的互通性与差异性对中非关系的影响[J]. 浙江社会科学,2011(6):41-47.
【5】吴倩. 中非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7(9):146-147.
(此文是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美美相融——浙江城市国际化发展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0R40902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