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景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景建筑设计

杨超

保定广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071000

摘要:当今世界出现的环境、人口、能源等全球性危机,究其根源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建筑创作领域如何实现与环境的共生共融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它需要同时兼顾对自然、文化、建构形式的思考,地景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由此而生。地景建筑源于西方LandscapeArchitecture一词的直译,可以简单理解为建筑物与地形、地物、地貌等地景高度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地景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建筑、自然合为一体的建造观自远古时代就存在。建筑的空间营造是为人的生理和情感需求服务的,如何把人对空间的诉求在大地的基质上表达出来,建筑师和工匠们尝试了建筑形态与大地形态发生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使建筑和大地的图底关系变得模糊不清,究竟是建筑形态介入、整合大地形态还是大地形态回应,重构建筑形态。地景化的建筑设计就是要模糊这种联系弱化建筑与大地的图底关系,使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甚至重塑自然景观,完成空间的连续性。

1地景建筑兴起

地景建筑的形成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从人类最早的穴居到后来的石窟、王陵建筑等的出现都可以视为建筑与大地融合的产物。我国早在秦朝时期就出现了地景建筑的理论,并且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它强调“天人合一”,设计应该结合自然、回归自然。我国的地景建筑理论可以概括成环境、生态与人文的融合和与美学、数学、哲学的结合。20世纪60年代,国外“地景艺术”的出现,艺术创作与大自然碰撞出火花,强调应该回归本真的艺术设计。地景建筑作为“地景艺术”的一部分,最初在国外是LandscapeArchitechure的直译,可以说,地景建筑更加注重的是景观环境而非建筑本身。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使得城市中的景观空间不断被道路、建筑、轨道交通系统等实体空间所取代。高密度的建设使得城市环境越来越恶化,大地开始难以负荷这种破坏。人们开始关注建筑与大地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理念,希望借用地景化的建筑使得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现如今,传统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屋顶花园、空中步行街等要素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城市。“地景建筑”的兴起,便是人们对自由、开放、美好的一种倡导。这就要求当代设计师应当协调建筑、人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它作为功能载体承担着城市功能、人们的生活和景观需求,而非传统意义上景观营造。

2生态文明背景下地景建筑设计策略

2.1形体隐匿

形体的隐匿重构重在延续环境的原有肌理,建筑不再单纯的强调自身的主体性,而是低调的融入环境,成为原有环境的延续和再生。建筑以嵌入地下或覆土的方式,形成去建筑化的场地回应,延续着场地原有肌理。瑞士瓦尔斯浴场镶嵌在一个山坡上,为了不遮挡后面的宾馆同时保证私密性,建筑隐形在山坡中,屋面被绿色植被覆盖。设计师彼得·卒姆托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维系地貌的完整性,使建筑低调地融入环境中,浴场室内部分突出山体面向环境的一侧,仿佛一块巨大的山石,通过对开、错开的窗口形成洞窟般的效果。

2.2地貌模拟

地貌模拟是对地表形态进行模拟重构,挖掘和提炼场地信息,将其转化为可行的建筑形态,以隐喻的方式引人遐想,在遵循建筑逻辑的同时对场地环境做出充分的回应。由建筑师KendrickBangsKellogg设计的位于美国加州JoshuaTree国家公园边缘的荒漠别墅,坐落在一片岩石堆中,紧靠山坡。建筑屋面由十几片花瓣状的混凝土壳体沿山势堆叠而成,成为周边萧然无声的岩石与荒漠的一部分,混然一体。室内延续了外部的风格,建筑材料以混凝土、石头、玻璃与金属为主,体现着原始与现代的碰撞,家具的形态与整个建筑协调一致。建筑的片状混凝土屋面与立柱一体化浇筑,有效的防护着严酷的室外气候,建筑呈现出一种古朴、沧桑、原始、有机的异域风貌。

2.3地物拟形

地物拟形通过对自然界中山石树木等地物的模拟,使建筑物脱离方盒子的现代设计边框,整体形态更为灵活多变,给人一种新奇的体验和视觉的冲击。日本丰岛美术馆,位于丰岛区大海和梯田之间的一个小丘陵上,由设计师西泽立卫和艺术家内藤礼合作完成。建筑师对大自然中的水滴进行抽象提炼,使建筑与环境周边的海景形成呼应,让建筑仿佛由自然衍生而出,如同一滴海水洒落,因此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丰岛美术馆的形态采用非线性连续曲面结构,与传统的方盒子建筑大相径庭,在一体成型的天花板上有4个大小不一的孔洞,居于室内人们便能感受到天光云影的变化,看到天上的飞鸟和周围环境的绿色植被,雨水和雪花能够从开孔中自然飘洒下来,建筑与环境相生相长。在这里,建筑如诗如画,带给人更多遐想凝思的空间,这是建筑模拟自然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3案例分析

3.1日本“蒲公英之家”

1995年,日本建筑设计师藤森照信从“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出发,设计出了“蒲公英之家”。这座别样的居所中,绿化的种植不再是单纯的栽植于花园内,而是从花园延伸至整座建筑物。建筑的墙面和屋顶栽植有大量的蒲公英。藤森巧妙地利用自然要素的生活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让钢筋混凝土有了泥土和植物的芳香,建筑焕发出生命气息。同时,他在建筑物与地界种植多种乔灌木,以弱化边界;室内则是通过减少外界光源的进入,让屋子笼罩在暖暖的木色中。“蒲公英之家”是藤森在人工物和自然要素寻求一种平衡,强化了景观的延续、弱化了建筑的实体感。

3.2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

在国内,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同样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它面向的是漫无边际的沙山和沙丘,位于戈壁滩和敦煌绿洲之间。面对这样特殊的环境,设计师选择运用“沙”的语言来塑造中心建筑。建筑的设计结合了地景建筑理论,进行再造地景,使得建筑如同是整片沙地生长出来一般,并且运用“流沙”的概念对建筑外形进行设计,极富流动感。游客中心细部设计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考虑,设计师将“绿洲”和“戈壁”进行穿插。场地保留了沙丘的地势,游客仿佛行走在沙丘之上;停车场位于场地两侧,被绿茵覆盖,弱化了边线;建筑起伏屋顶如同起伏的沙地,是可以自由行走且欣赏戈壁滩的雄伟壮观。

结语

从地景建筑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对场地环境的深入解读,挖掘潜藏在场地周围的各种信息,通过设计思维的提炼和抽象,整合自然景观并创造景观元素,最终物化为设计语言形成具有地景特征的建筑物,使建筑与环境更好地进行对话,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微生态建筑系统,彰显出持久的生命力。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地景建筑为城乡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设计灵感及可能性,使建筑从形态到材质再到空间整体能更生动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建筑回归“地景”,与大地共生,真正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别开林壑、随物赋形、构筑一体———扬州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展馆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9(11):33-37.

[2]李颖.地景建筑设计理论初探———以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为例[J].福建建材,2016(14):23-24.

[3]佟裕哲,刘晖.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3(8):32-39.

[4]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茵经纬,译.天津:天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