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中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学习唐代诗歌。教材选择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歌,这些诗人分属于盛唐、中唐和晚唐时期,诗歌体裁既有乐府,也有律诗,这些诗歌所描写的内容,既有祖国险峻山川,也有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并在此基础之上生发了或喜或悲的情感。在抒情的过程中,有直抒胸臆,有即景抒情,有缘事抒情,有借古讽今。本单元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并存。总之,这个单元的诗歌体裁各异,题材宽泛,我们可以看到盛—中—晚唐时期不同的风物、人文以及由此产生的文人心理和文化风格。
《杜甫诗三首》选择了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期(大历年间)的三首诗歌:《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杜甫寓居夔州时期,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期,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热烈、忠恳精神与每况愈下的穷老漂泊的处境相摩荡,便激射出强烈的火花。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政局以及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对自己穷老飘零,怀才不遇,羁旅怀乡的悲愤,三者交织融汇。这一时期的作品,情感上都是丰富而厚重的,集中体现了杜甫后期的情感。
本课所选三篇作品均写于秋天,《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都是使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以秋景来写悲秋之情,羁旅、暮年、多病是抒情的主旋律。《咏怀古迹》属于怀古诗,杜甫在对昭君寄予深厚同情的同时,借王昭君的身世和经历来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咏怀古迹》(其三)虽然选择的抒情方式和另外两首不同,但是三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均使用了巨大、密集、动态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就是杜甫本人所提倡和追求的“混茫”境界。
杜甫在写作《咏怀古迹》(其三)的时候,先通过意象群来点出了所描写的湖北秭归昭君村,引出本诗描写的主人公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是杜甫在讲述昭君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将“去”和“留”调整到同一联中,使“去”和“留”形成鲜明的对比;用“紫台”的繁华和“朔漠”的荒凉形成对比;用“青冢向黄昏”的悲凉,写出了昭君出塞的凄惨遭遇;“画”,交代了造成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是元帝按图召幸,使昭君最终只能魂魄归来;“归”写明了昭君思归故土;“空”即徒劳,表明了杜甫对昭君遭遇的同情;“千载琵琶作胡语”,点明了昭君的怨恨之情。昭君怨恨什么?结合全诗分析,昭君有两怨:远嫁异域远葬塞外。而造成这两怨的原因是元帝不贤成帝不明。杜甫既表达了对昭君的同情,也点名了昭君怨恨之情。
本诗是怀古诗,作者除了写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外,还应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杜甫在本诗中要借王昭君的身世经历表达什么情感,就需要知人论世,走进杜甫。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的士族家庭,属于统治阶级,这个家族奉行儒家思想,世代为官,杜甫从小就有济世之志,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他把这种志向明确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目标是辅佐君王成为比肩尧舜的明君,使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但是他出仕之路并不顺遂:晚年的玄宗被李林甫蒙蔽,以为天下已无贤才,杜甫应试落第,滞留长安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才做了一个正八品下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流亡,后追随肃宗,做了从八品上的左拾遗。在这个谏官的位置上,他不顾生死,上书言事,渐渐受了肃宗的厌弃。在党争中,受敌党的排挤,后自请弃官,流寓西南。
杜甫一生,为官时间仅两年半,注定无法施展抱负,“怀才不遇”是他的鲜明印记。怀才不遇的杜甫和思乡未归、心有怨恨的王昭君在情感上是如何契合起来的?女子貌美入宫不遇,自请和亲,思乡难归的经历和男子才高,入宫不遇,自请弃官,羁旅漂泊的根源都是君主不贤明,在这种经历中,两人都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挣扎再到绝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怨恨之情,所以杜甫以昭君之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在整首诗中,杜甫既有对昭君的遭遇的同情,也借昭君的身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但杜甫的怀才不遇不是一个单一的宦场失意的静止事件,它是一个历史洪流中的个人事件,和时代息息相关。查看杜甫的生活轨迹,从长安十年到流亡时期,再到流寓四川和夔州的时期,国家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安史之乱回纥纵兵抢掠,吐蕃攻陷长安和川西,百姓流离失所还要继续缴纳赋税,服徭役。杜甫在这20几年漂泊中身体每况愈下,在疟病、肺病、风痹、糖尿病的侵蚀之下,他耳朵几乎失聪,牙齿掉了一半。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百姓,亲身真切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走出统治阶层地局限,深刻地同情他们的遭遇。杜甫在夔州时,居半山腰“客堂”看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奔腾不息的长江,对比自身的渺小、体弱、衰老,悲从中来;看壮美河山,想国家战乱,生灵涂炭,恨自己没有得遇贤君,让自己一展才华,救国家于危难,人民于水火。衰老多病的杜甫有才怀才不遇的悲叹,但他又不仅仅悲叹自身的才华和抱负没有实现,他把自身的才华和抱负托付于国家和人民身上,表现出的是他的忧国忧民地情怀,救民于水火地抱负和以天下为己任地担当。他的怀才不遇,是层次丰富,情感深厚的。如果我们只从怀古诗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情感,会有失于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他的情义,他的精神成就于万方多难之中,给了现代文人以宝贵的文化财富。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闻一多说“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大诗人,是4000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从《杜甫诗三首》中,我们可以窥见杜甫这位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精神中最绚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