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0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优化策略

陈平

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安徽省淮北市 235025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需要重视不同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首先明确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和多种教学法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应用措施,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在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所以,必须提高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仍然不太成熟,很多不良思想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所以,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在教学指导下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

  1. 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校的教学意识越来越高,小学老师逐渐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这是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现在部分小学老师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实践,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较高的兴趣,也无法准确理解相应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专业的老师,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开展的,他们没有受到专业培训,自身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系统全面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老师往往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刻板枯燥,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学相关的知识。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没有有效联系现实生活,也无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是因为小学生在社会中的接触不多,无法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就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较差,效果不明显。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进而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并且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己有,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水平。

  2. 立足课程,更新教学模式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赖于教材,而教材不仅是课堂设计的基础,更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转变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展开教学,如此才能保障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安全记心上》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的安全,了解防溺水的有关内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校园内外的安全意识。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营造生活化情境,展示生活化场景,出示一些常见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如乱穿马路、翻越护栏、随意闯红绿灯等,让学生看到这种行为背后的安全隐患及会造成的不良危害。通過视频的展现,这些生活化的场景一幕幕闪现,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实现教学活动设计的生活化
       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就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还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联系教材,使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就感比较强,也能够更加自信地学习。此外在生活化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学活动设计的生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装扮我们的教室”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实践的教学环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实践,共同探讨装扮教室的方案,并且选出最好的方案,进而对教师进行装扮。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备较高的团结协作能力,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生活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小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结合生活实践,重点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同时,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确保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4. 关注学生,提升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考虑其学习能力的强弱,在现有的道德法治知识基础上对其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心理变化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培养其自理能力,让其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首先,笔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同学们,小明的奶奶生病了,可是小明的爸爸妈妈没法请假,没有人照顾奶奶。请问小明该怎么做呢?”面对这样生活化的事例,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引导,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也对家庭责任产生了全新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既有的教学认知,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地输入自己的观点,需给予学生“输出”自我看法的机会,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此,教师需立足教材内容,有意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法治意识,切实提高其思想水平,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晓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8):75-75.
  [2]韩世光, 李艺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明日, 2019(24):0392-0392.


姓名: 陈平 出生年月: 19750301 性别: 女 籍贯: 皖淮南 民族:汉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邮编: 235025研究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 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