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市第一完全小学 558000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部分,汉字本身就承载着多方位的文化信息,在识字教学中,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识字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教师可以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强化小学生对汉字学习的认同,从而对语文中文字的语言架构与应用形成多方面的了解,在文化解读的方面去学习,促使学生个人得到立体的知识印象。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实现象形字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象形字;识字教学;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义务教育统编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微缩系统,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大智慧。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尝试着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机械、重复的固化模式,利用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形式,探寻汉字背后的文化精髓,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让一个个看似冰冷的汉字,变得更加鲜活而有温度。
一、象形字的基本概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交流的需要,文字逐渐被人们创造出来,方方正正的汉字则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符号。汉字的发展凝结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无论是最初的图画记事还是发展演变到如今广泛使用的规范汉字,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传递交流信息,促进语言发展的作用。象形字的造字方式使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上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字义。例如,“月”字的古象形字描绘出来就是一轮弯弯的月亮,人们看到这个象形文字“月”,可能在还未掌握这个字的读音时,就先通过字形得到了语义提示,已经明白了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字义。通过观察象形字的字形结构,就能够知晓字义,从而达到了“因形知义”的效果,这也是象形字的魅力所在。
二、识字教学策略
(一)以字游戏,点亮一串灯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基于低年级孩子喜欢鲜艳色彩和乐于动手涂涂画画的特点,我们设计了“趣味识字绘本”。每个孩子根据不同主题,自主创意。在童话情境中,渗透归类识字的思维训练;在与同伴分享、展示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树立自信心。例如“小鱼吐泡泡”的趣味识字游戏,即在小鱼身上写有不同的“形旁”,在相应小鱼吐出的泡泡上,搜集整理出带有此“形旁”的汉字,比一比哪条小鱼吐出的泡泡最多,谁的海底世界最神奇。再如“识字开花”的游戏,即在花芯上写字根(声旁),花瓣儿上为这个字根加入不同的偏旁(形旁)组成新字,比比谁的花儿美、花瓣最多。“趣味识字绘本”,利用班级家长微信群,展示每个孩子的趣味汉字作品。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学习汉字的求知欲和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创造力的种子顺天性而发,润物无声地生长着……
(二)象形,追溯演变过程
象形字指的是从图画文字转化而来的文字,在教学中要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到图文猜记的识字游戏中。给学生展示某些象形字的甲骨文,然后逐一展现它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根据其形象猜测它们演变成了哪些汉字。在指导学生学习一年级上册第3课《日月水火》时,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相关汉字的甲骨文、大篆、小篆等的样子,鼓励学生展开猜测:“这里展现了汉字字形的演变,大家来观察一下,看看哪些代表的其实是同一个汉字,找到它们的联系点。”在展示图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将汉字和实物图片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展开“汉字大搜索”,将图片中的汉字找出来。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汉字的寻找中。对于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其展开图画创作,要在图片中展现出汉字的字形特点。在图文并茂的活动中,学生掌握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些汉字的印象。学生也能举一反三,在学习其他象形字的时候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展开学习。
(三)以字育人,温暖一片情
汉字的魅力常常在于牵一字而带全篇。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澳门》时,由于诗歌创作于1925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距离现在的学生有年代感,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激荡在诗行间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情感,则成为本首诗歌的教学难点。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学中,以本课生字“乳”字的教学为切入口,联系生活体验,对汉字溯本求源,情感层层深入,成为打开全篇、奠定情感基调、升华中心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一个个方块字,一缕缕华夏情,共同铸就了泱泱五千年文化的“中国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时刻树立“大语文”观,善于在教学中巧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以敏锐的洞察力,着眼于细节,扎根于文化,立足于有温度的语文课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有“根”有“味”!
参考文献
[1]刘存青.探究小学低年级识字高效教学[J].亚太教育,2019(07):89-90.
[2]王丽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杜芸.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