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中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备考 策略探讨

王乐琼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646000

摘 要:中考考试范围广、知识体系多、课标要求高、考试难度大,在教学中普遍感觉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加上使用部编新教材倍感生疏,如何高效的进行中考备考复习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针对新形势,建议采取以下复习备考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考考试,针对考点,突击技巧

一、全面复习:针对考点,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根据新教材点线结合的编排方式,结合中考考纲,对教材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第一,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精确掌握考试范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第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单元导语,帮助学生理清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第三,利用填空式或问答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第四,每个考点都有相应的真题训练,以便学生了解考试的形式,并在真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针对中考试题,按通史模式找出近五年市中考试题各个部分的考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情况,历年的变化情况,仔细揣摩命题规律,探索解题技巧,并反复给学生练习、作为经典例题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感知中考试题,加深学生对中考试题的印象,让他们在中考考场上做题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做题就是在和命题者对话,从而能更快更准的解题,提高得分率。第五,通过典型课例示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基础,平时的学科教学尽量兼顾高中高考知识点的考查。比如全国卷高考试题的考试考点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我们教学重点突破区域,例如洋务运动、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改革开放等,我们会尽量找到简单易懂的历史材料给学生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完整准确理解这些历史概念,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很容易吸收和理解相关知识;又如高中着重强调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我们就着重培养其中最基础的时空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为进入高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如高中教学反馈高一新生历史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对重要史实混淆不清,我们通过高中的教学反馈,找出其中重要的部分予以细化、强化落实,这些都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二、专题复习:比较对照,辨其异同,“纵横”串联。

在单元主题复习的基础上,抓历史事件的联系,形成专题。通过这轮复习让学生把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关联起来;把未理清的若断若续的线索拉连贯、串成线;把相互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体系的知识结构。专题复习就是打破教材编写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界限,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实现知识的重组,把局部的、零碎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专题宜小不宜大,避免大而化之,泛泛而谈。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教材次序,根据某一方面把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整理、“纵横”串联、辨其异同。我们既可以将同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可以将中外同一时期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还可以将中国历史放入到世界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对比。专题复习应与本土历史相结合,关注时政热点,注意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模拟训练突击技巧。

模拟训练,突击技巧。要在模拟训练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适应中考。充分发挥备课组乃至教研组的力量,精选试题,选择能够对知识点复习起弥补作用的,不建议大搞题海战术。注重试卷讲评,尤其注重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如:选择题要学会对题干中关键词句的解读和限定语的分析,抓住关键词,找准知识点。材料题能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注意设问中的表述,如“依据材料”即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则要回归教材,用所学过的史实去论证。在这一轮的复习中要注意做好试题的解析工作,解析主要包括试题命制的意图、特点和解题规律,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各种类型试题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技能。注意强调学生答题时应恰当的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审题和解题;二是“会做”与“得分”;三是求快与求准;四是难题与易题。牢记:“审题要仔细,解题要全面,会做必得分,不求快只求准,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考试原则。

四、回归基础、巩固强化。

在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理清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好阶段特征。对重难点知识再次通过试题反复强化、突破,对解题技巧、答题规范进行巩固和强化。

五、鼓舞信心,迎接挑战

有人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非常有道理。面对考生的焦虑与压力,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树立起他们对考试的信心。临近中考,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基本已定局,期望出现大的奇迹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但是在历史学科多抓一些分并不是很难,老师应该尽量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激励学生:中考是挑战,更是机遇,人生能有几回搏,应该把它当作中学阶段最后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力争超越自我。不管结果如何,但求无愧于心。


  总之,正确的复习方向,扎实的复习过程,良好的应考心态,就能够保证中考备考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