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大学良好校风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2

如何塑造大学良好校风的几点思考

熊道斌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用看一所大学文化积淀是否深厚,最简明的观察点就是这所大学的校风。大学教育文化传统的某些侧面可通过校风反映出来。《教育大辞典》中对校风的解释是:“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本文从笔者多年从事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有关校风建设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风;大学

校风属于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倾向,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共同的规范、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办学理念等,可以看作是大学教育主体文化选择的结果。校风既是一种环境力量的表征,又是一种精神风貌的表征,可以通过师生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很多国内外知名的大学都有其文化个性,有着优良的校风。

对于我国来说,对北大和清华校风的解读,是很多学者研究的内容。如: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改变现状的进取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世所公认的清华精神;清华大学原校长刘达认为清华精神就是“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朱自清先生认为清华精神就是“实干精神”,“行胜于言,行成于思”就是这种精神的概括;有学者认为清华精神中除了重视实干之外,还有“耻不如人”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还有人认为,清华的学风是“严谨”,北大的学风是“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种文化底蕴浓厚的优良校风呢?

在校风培育中,笔者认为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学校长在校风形成中的定向、示范、培育作用。校长的精心构思、竭力培植、率先垂范是最重要的。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大学教育中,给学校的校风、学风带来具有定向作用的深刻影响。在历史悠久的大学中,校长都会通过制度、典礼等形式,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或者以校训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对校风做出深刻的解读。校长也会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人格和模范言行对校风的培育起示范作用。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系列改革,如明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评议会、教授会”等新的教授治校体制,使北京大学摆脱了培养封建官僚的“官学”陈腐之气,变成了中国“办学民主、学术自由”风气的第一所现代大学。蔡元培对营造北大的学术气氛费尽心血,不仅对领导体制、学科设置,甚至对教材使用、考试方法、选课方式等细节问题都予以关注。这两年,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和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这些讲话语言优美、感情充沛,寄语大学生学会做人、努力做事,为社会作贡献,这都是在客观上教育了在校的学生,从而起到培育大学校风的作用。

教师在校风塑造中的导向性作用。文化积淀的主要方面可以看作是教师文化的积淀。教师文化积淀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教师文化积淀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群体文化的积淀:指教师群体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习惯等与教风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因素;二是指教师个体的文化积淀:教师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价值观念、精神状态、人格倾向、爱生情怀等;三是指教师的合作意向、人际交往、师生关系等社会性文化因素的积淀;四是著名人物、学术大师以及他们的模范事迹,学术前辈的引领,优秀同行的启发等,产生权威性、累积性影响。教师文化积淀的成果可由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风来表征,如: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讲课的投入程度、精神风貌,对教学内容是否娴熟、遵守教学纪律情况、讲课思路、讲课重点和对问题的阐述、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与熟练性、逻辑性与条理性、对学生负责等。教师是大学文化选择的参与者,也是被选择文化的承担者,还是学校文化环境的建构者,在校风塑造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教师如何判断“社会需要”,决定了教师的文化选择能否适应社会需要,也决定了教师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不仅以个体的深厚学养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以科学严谨的学风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方法,而且以群体的合作交往、团队精神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从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办学历史长的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会把教授的选择作为文化选择之首要任务,把教风的建设、师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注重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并且形成了传统。而建校时间不长的学校,虽然也很重视教风和师德建设,但由于缺少大师、名师的引领,缺少教师文化的自觉,往往效果不理想。

学生在校风塑造中的传承维护作用。学生的文化积淀有不同于教师的特点:一是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梅贻琦先生认为师生关系若“从游”关系,“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二是来自于高年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习惯方面的互动影响;三是受到杰出校友、传奇事迹、身边榜样的感染;四是以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为主要形式的自我教育。大学生通过课程渗透、环境熏陶、英模感染、体察感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理解、选择并认同学校文化,共享学校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实现对校风的自觉维护。梅贻琦先生在七十年前就曾指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其原因在于:课程多,时间不足;“慎独”之空间不足;“师友古人之联系之缺失”。他认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一半靠自身的努力,靠慎独功夫;一半靠友朋的督促激励,“以祛孤陋,增闻见”。大学教育中应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提供时间、空间和载体。班级的风气、宿舍的氛围、图书馆的静谧、文体活动中的友情、各种课外活动的互动等都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必要条件,都应该有组织地精心维护。还应引导学生的非正式组织中的非主流文化,抑制其对校风的破坏作用。在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大学中,由于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一些学生很可能在校时间达十年以上,与教师的共同生活使他们产生对学校的共同感情和信念,而共同感情与信念形成的“文化场”对新的一代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文化积淀的累积效应比较强。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师生关系尚未成熟,在校四年的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很有限,主要靠高年级学生形成的亚文化的影响,学生文化积淀的累积效应相对较弱。

总之:一个学校的校风建设需要诸多合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建设过程。地方大学如此,军事院校亦是如此。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