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学习”下的中班幼儿种植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基于“主动学习”下的中班幼儿种植策略初探

王爱素

绍兴市上虞鹤琴幼儿园 312300

【摘要】我们始终相信儿童天生就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人,他们是积极向上的、主动的,他们应该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获取经验、获得成长。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权利、有能力参与开发并使用课程,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设计并开展学习活动,学会反思和改进学习行为,并有能力参与课程建构从中获得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主动学习理念在中班种植实践活动中如何落实,通过“以情入境”“以问为源”“以亲携幼”等支持策略让种植活动生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主动学习 种植策略

【正文】

主动学习是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发、主动地对外界事物做出的一系列尝试、摸索、探究的行为。在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可以培养其积极主动认知自然的习惯、获得知识的能力。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不是成人的需要,而是儿童的需要,因为关注生命是儿童的天性。同时,应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带领、幼儿跟随的局面,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让幼儿有独立思考和操作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劳动,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遇到的困难。

自幼儿园农场种植课程开展以来,幼儿、教师和课程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幼儿变身为主动的学习者,从种植课程的享用者变成种植课程的建构者,在参与种植课程的建构中获得发展;教师转变成幼儿的陪伴者、支持者,领着幼儿跑变为跟着幼儿的需要走;课程也在追随着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把资源还给幼儿,在经历中种植课程就具备了生命力和生长力。

一、以情入境,凸显种植的趣味性。

幼儿的思维具有“泛灵论”特点,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天真,认为世界万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会说话,能感受冷暖。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思维特点,在种植活动中融入情感因素,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孩子的种植兴趣。

1.运用故事萌生幼儿种植的爱意。在种植伊始,我们一改幼儿由教师负责播种和照料植物成长,幼儿仅仅作为旁观者身份的做法,从“情”字入手,创编种植故事,从故事入手激发种植兴趣,把植物种下后,在自己种下的种子旁的小旗上做上特有的标志,种子的认领,让幼儿产生了种子是归属自己的情感,种子俨然成了孩子的家人、孩子或者朋友,萌发了他们对种子的保护欲,为种子日后的照料和养护奠定了情感基础。

2.拟人化的语言催生幼儿种植的责任感。在幼儿种植前,可让孩子们为种子造个家(挖洞),其实挖洞的过程也是孩子亲近泥土的过程,孩子们在挖洞中,发现了泥土里的小虫子、残留的根、小石子、小树叶等“宝贝”,为孩子亲近泥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拟人化的语言更加加深了他们对种子的情感,教师对这种情感的认同又让孩子们更加关注和照顾自己种下的种子,催生对种植活动高度的责任感。

二、以问为源,调动种植的积极性。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景”。问题情景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人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形成寻找问题答案的心向。学习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因此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幼儿学习的起点。教师需要善于捕捉来自于孩子种植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并以问题为起始,跟进有效的支持性策略,这样才能让种植过程变得丰富而有意义,更能调动儿童主动观察、积极参与管理、丰富感知、收获体验的积极性。

(1)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于孩子“傻傻分不清”的问题面对孩子们出现的困惑,老师抓住了教育契机,采取了跟进策略,通过集体经验分享、比赛等策略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来建构并积累经验,发展能力。作为教师就要针对孩子提出的看来充满“傻气儿”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情感技能的培养,将幼儿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整理,并通过视频资料、图文资料、比较观察法和竞赛游戏法等方法,帮助孩子解疑答惑。而对于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孩子共同探究,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孩子探究未知的世界,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评判孩子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孩子保持对种植活动的探究欲望。

(2)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于孩子“自发探究性倾向”的问题

中班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缺乏关于长度概念的相关经验,如何让中班幼儿认识长短?习得比较、测量长短的相关经验呢?我们生成了“植物宝宝量身高”的活动,以此来丰富中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下的关于长短的有关经验,激发孩子更深度的探究学习。通过问题导入、调动已有经验、巧用测量材料等策略,及时了解幼儿兴趣及困惑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持续探究,使幼儿将探究深入下去。只要这种探究方式适合孩子的发展特点,他们就会不断地观察与发现,调动全部的智慧,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满意的答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问题情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是随着种植时间的深入、植物的变化而调整出现的问题,衍生出新的探究点。

(3)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于孩子“偶发性事件”的问题

偶发性事件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孩子自主探讨就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投票决定的方式来引发孩子的思维冲突,从而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认同同伴的合理建议,也为孩子日后更加细心、耐心地照顾植物打下良好地基础。在具体种植阶段,幼儿不但能够切实体会到种植的快乐,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问题的发生也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契机,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幼儿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幼儿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各方资源的帮助,会自我解决问题,幼儿有经验上的差异。教师给予的支持如下:示弱、故装不懂,把做主人的权利留给幼儿;多途径解决问题;促成交流分享,共同解决问题。鼓励支持幼儿大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孩子的种植经验和能力。我们发现:在种植活动中因为有了跟随孩子的脚步,才让种植活动的跟进更有意义,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三、以亲携幼,提升种植的延续性。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虞永平教授也在《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一文中指出幼儿的种植活动对家长而言,是自身收获育儿理念和能力的源泉。在种植过程中,当孩子们遇到种植困难时,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种植活动的指导,教孩子挖洞、播种、搭棚、拔草、施肥,在家进行亲子同步种植,和孩子一起关注种植地里蔬菜的成长过程等,以提高种植活动的成就感。

在中班幼儿的种植活动中,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种植活动,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种植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种植探究的兴趣;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提高幼儿种植的积极性;家园同步种植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幼儿持续种植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在种植活动中,通过幼儿操作、体验、感知,不仅提高了中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深度学习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种植经验,为中班幼儿今后的种植学习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8

【2】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幼儿教育,2017

【3】原晋霞《亲近自然 探索自然 热爱自然——谈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幼儿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