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 河洛书院,河南洛阳 471000 )
摘要:大学班级和中学班级在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也让信息的通知与传达更为方便快捷,但大学班会这一形式却仍得以保存延续。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探究大学班会实际的运作机制。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10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资料,运用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班会这一形式存在的原因及其异化表现。希冀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让大学班级管理者有所启发,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大学班会;组织社会学;组织异化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开会”可以称得上是拥有最悠久历史的人类社会活动形式之一。我国关于开会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尧帝时代。《史记》中记载了尧召集四个部落的首领开会商议,推举善于治水的人。1每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有过开班会的经历,令笔者疑惑的是,大学班级组织和中学、小学班级在班级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班级日常事务大幅减少,为何固定班会的形式在大学里还得以延续?同时笔者观察到,每次召开班会前,班委成员要提前很长时间去占教室、同学在路上的往返时间有时比班会持续的时间还要长、班长或团支书讲话时同学大多在低头看手机。加之现在通讯技术已十分发达,很多信息班长完全可以通过微信或QQ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同学,既方便又快捷,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开班会?每次的班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仅仅只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召开的吗?大学班会存在的意义有哪些?大学班会是否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同时,班级成员对班会有何看法?他们每次开班会的状态如何?如果有所抗拒,为何没人表达而是被动的顺从?这些都是笔者想要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大学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来找寻上述问题的答案,以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解读为何大学班级里面依旧召开“班级班会”这一现象。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研究
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者对于班会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小学到高中阶段234,大学班会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学者对于班会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班会的功能及作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创新路径三个方面。
在班会的作用方面,学者主要围绕学生德育培养展开论述。学者普遍认为班会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及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改变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567。除德育培养外,学者王卫丽通过行动研究分析指出班会对于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班会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升8。学者沈景娟则侧重于班会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她认为班会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班级活动形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9。总之,无论基于哪一角度,多数学者都认同班会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班会存在的不足。学者朱可玲认为班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表演性与虚假性,班会的实际功用正在不断减弱10。这一观点从班会实际运作的角度探究了班会的不足。学者周少斌则重点探讨了大学班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班会缺乏重视、班会流于形式、班会内容枯燥乏味等现状让大学班会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在改进对策上,他提出了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层联合管理体制,探索大学班会制度化建设新模式11。除上述观点,学者徐静认为要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对班会的重视程度,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督促与指导的作用,提升大学班会质量12。学者钱鑫也注重学校的外在力量,主张班会“课程化”,认为学校相关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班会文化的建设,助力大学班会正规化与体系化13。学者陈燕秋则强调班会开展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性和主体性,要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大学班会的主体是大学生而非老师14。学者朱俊瑾等也注重学生的因素,认为大学班会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班会,提高班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提升班会的针对性和质量15。总之,目前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班会应如何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班会的研究内容已十分丰富,多以实证研究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一方面集中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班会研究,仅有少数学者对大学班会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内容上集中于班会作用及其创新改进方面。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觉学者对班会的研究视域正在不断扩大,从基础德育逐渐拓展到心理教育及实践活动领域,但现有研究仍存在着重复研究、观点相似等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尚未涉及大学班会的组织过程及其实际运作形式。基于此,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以大学班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背后的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现象,希冀可以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研究方法说明
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讨论的大学班会是相对概括化的,包括班级里面的“主题班会”和“临时班会”。即由班长等班委成员召开,向班级成员通知相关事宜、总结班级近况或就一特定主题开展相关讨论。
研究方案
本研究选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根据本次的研究的目的,选取了10名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通过对他们进行深度访谈来获取研究资料。本次访谈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根据研究需要事先编写访谈提纲,进行面对面的个案访谈。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笔者选取了在性别、专业、年级等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的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访谈对象,以提高本次研究的客观性。
访谈对象
本次研究的访谈对象均为河南科技大学在校本科生,共10人(见表-1)。男女各5人,包含班委和非班委的同学。这些访谈对象,都参与或组织过班级里面的班会,对大学班级的班会都有一定的感受和想法。
表-1.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编号 | 性别 | 专业 | 年级 | 班级职务 |
ZX | 男 | 法医 | 大二 | 班长 |
LSQ | 女 | 法医 | 大三 | 团支书 |
ZY | 女 | 汉语言文学 | 大二 | 无 |
ZFL | 女 | 历史 | 大二 | 无 |
HJH | 女 | 新能源 | 大二 | 团支书 |
LJZ | 男 | 应用物理 | 大二 | 无 |
YMK | 男 | 社会工作 | 大三 | 无 |
LY | 男 | 材料物理 | 大三 | 班长 |
ZJY | 女 | 社会工作 | 大四 | 无 |
YYC | 男 | 光电 | 大四 | 无 |
四、研究结果——以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一)大学班会:制度环境的客观要求
1.从强意义的角度来看
新制度学派强调的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16合法性机制也可以称为社会承认的逻辑或合乎情理的逻辑。从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固定班会得以长久存在的原因。在大众的印象中,班级要有凝聚力、要有自己的班级组织文化、要让身处其中的班级同学感到归属感。而固定班会这一形式,即在固定的时间把班级同学聚集在一起,商讨一些事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大众对班级管理与建设方面的认同与期待。与此同时,“开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渗透于各个行业及领域,大家对开会这一形式司空见惯,“开会”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在这样的一个制度环境中,班长等班委人员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定期召开班会是班级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某一个大学班级不开班会,就可能会引起学校老师对这个班级管理运作方面的质疑。从强意义的角度来看,外在制度制约和影响了组织行为,班级组织通过班会这种形式来获取一种外界环境的认可。因此在强意义角度上讲,“固定班会”的召开是一种被迫的行为。
从合法性机制的角度看,班会是一种组织趋同化的行为和做法,亦可称之为对制度环境的一种回应。学校里面的各种组织都有召开会议的习惯,而班级作为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组织,召开班会成为班级获得制度认可的一种途径。其次,是模仿性机制。大学班级和中学班级有着一定差异,管理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管理压力,大学班级的管理者会模仿大学整体环境中管理较为出色组织,采取他们惯用的一些做法,“会议”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一些老师要求开班会的主要原因。但当班级同学都忙于自己的事情时,也就是班级取得合法性资源与取得效率资源之间发生冲突时,开班会就成为了同学心中一种“低效率”行为,这时便会出现“班会摆拍”的常见现象。班会摆拍是班会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的一种表现,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种体现。
ZX:我觉得召开班会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理由呀,有事说事,没事闲聊两句,班会也算是一种正常的班级活动吧。
ZJY:开班会应该算是一种惯例吧,我已经习惯了,从小学开到大学。(笑)如果大学期间不开班会,反而觉得有点怪怪的。
2.从弱意义的角度来看
人并不只是制度的载体,身处于制度环境中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在大学的组织架构中,同一院系、不同或相同的专业的班级之间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各种评优评先的名额分配上。而班级考核的内容之一就是班级日常管理情况,这个内容往往难以量化,有些老师就会把“班会召开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因此,一些班委就会提高召开班会的频率来获取老师、学院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多的资源与名额。与强意义不同,此时的固定班会是班级组织的主动行为选择。从班级内部而言,也是如此。固定班会上会进行“文明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的竞选与投票,大学班集体相对更为灵活,同班同学除上课时间外,私下几乎很少交流,容易形成以宿舍为单位的小团体。在投票时,由于大家的熟悉度较低,往往会把票投给在班会中表现更为活跃的同学。班会对于部分同学而言,是一个获取自身发展资源的有利平台。
LY:作为班长我肯定希望班级能获得更多(评优)名额,但这个事情真的不好说,但是多开班会确实会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们会认为你这个班集体比较团结、班级氛围比较好,老师对这个班级的整体印象就会比较好,分配名额的时候就会偏袒你一些,这很现实。
ZFL:开班会经常要投票,但是我和一些竞选的同学并不是很熟,也是为了公平吧,我就会把票投给那些平时在班级里或班会上比较活跃的、外向的同学。
(二)对于组织者而言,固定班会符合效率机制
1.固定班会降低了协调成本
根据访谈资料,部分同学认为固定班会存在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的现象,同时笔者发觉,对于班会组织者而言,召开固定班会是符合效率机制的。学者威廉姆森把交易成本分为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17,而召开固定班会,对于组织者而言可以降低组织的协调成本。微信、QQ等通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但对于班长而言,他无法确定是否每一位同学都接收到了信息并且准确无误地理解了通知的内容,很多时候由于文字的限制,许多同学对于班长发布的通知存在疑虑,班长需要逐一向每一位同学解释。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增加了协调成本。而固定班会可以把班级同学统一集中起来,当面告知一些信息,班长即时地、统一地回应困惑,从而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协调成本。
ZX:我记得有好几次吧,我在班级群里发布一些通知,让班级同学收到后回复,但每次都有部分同学并没有回复,我就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看到了消息。开班会的话,我就可以当面把这些事情都讲清楚,不管他们有没有用心听,反正我可以确定他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我的职责也尽到了,老师那边我也有个交代。
LY:很多事情比较麻烦,比如填一些重要的表格,我在群里通知的话,大家对格式、日期之类的事情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就会私聊我,我就要逐一的去回复大家,真的会花费很多时间。但在班会上就可以统一的说一下要求,效率还是挺高的。
2.固定班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班级里的“投机行为”
交易学派认为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备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投机行为。以班级投票为例,班级内部评优评先时,班长往往会在班级群里发起匿名投票,以节省大家的时间。但每次评优名额有限,而且投票过程无人监督,导致了“拉票”行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投票行为本身的公平性。而固定班会可以提供一个透明公开的场合,当场投票、即时计票,减少班级里的投机行为,避免不必要的班级成员间的冲突与摩擦,使班级组织得以稳定发展。
ZFL:我觉得开班会还是有必要的,比如投票的话,在班会上开展就比在班群里投票要公平一些,班群投票的话即使你拉票别人也不知道,多少还是有些不公平吧,但在班会上碍于面子等因素吧,大家就默默投票就结束了,不会去拉票。
(三)大学班会是人际关系的拓展与延伸:基于社会网络理论
大学上课时间较为灵活,且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室,除室友外,同班同学之间并不熟络,大多只是点头之交。对部分同学而言,班会是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网络的较好机会。博特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包含了投资与回报,社会网络的推荐等功能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18。班会过程中的发言与讨论可以促使班级成员间的相互熟悉,从而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获得一定的信息与资源。这是一个相对功利的角度,但也是绝大部分同学按时参加班会的主要原因。
于此同时,不同成员在班级中的网络位置对班会的召开也有影响。在大学班级中,班长等班委同学往往处于班级社会网络的核心位置中,而班会恰恰都是由班级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人召开的,班长相对而言掌握更多信息与资源,而这些东西是普通班级成员所相对缺乏的。为了获取更多不重复的、有用的资源信息,甚至是迫于网络关系位置中的不对等关系,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会按时参加班会。
LJZ:平时也就跟室友交流比较多吧,跟其他同学说话说的都很少,主要是没有机会吧,大家一下课就没有什么交集了,开班会的话确实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多和室友之外的其他同学说两句话,多交点朋友也挺好的。
YMK:其实我对开班会挺抗拒的,但班长都说要开了,不去也不太好,毕竟是一个班的同学。而且我觉得跟班长搞好关系还是挺重要的,毕竟他是班长,班里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做主。
(四)大学班会存在“组织目标替代”现象
大学班集体作为一个组织,目标本应是为了班级每一位同学更好的发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但笔者研究发现,一些班长和团支书召开班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院、老师的硬性要求,完成班级考核的任务和指标。一些班会甚至只拍两张照片就宣告结束。同时,定期召开班会还有益于班长在负责老师那里塑造一个“认真负责”的好班委的形象,在评优评先时占有一定的优势。当班级组织的组织精英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偏离,就发生了组织目标替代现象。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班级的班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YYC:说实话,班会是真的挺无聊的,每次班会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强调这个,注意那个,甚至有几次只是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摆拍了几张照片就结束了。
HJH:班会摆拍我觉得还挺常见的吧,难道不是吗(笑)?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事情,我个人感觉大家还是比较抗拒或者说不情愿开班会的,所以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只能拍拍照片了。同学们也乐意,老师那边也不会显得不好。
五、结论与总结
以上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班会的运作过程进行了讨论,分别从新制度主义、效率机制、社会网络理论三个不同角度探究了大学班会这一形式得以持续存在的原因,并分析了在班级关系网络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同学对班会的看法以及采取的行为。回应了开篇提出的种种现象与疑惑。
通过研究发现,就大学开班会的现象而言,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并不是完全相悖的,是可以共存的。大学班会在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同学的班级归属感、拓展班级同学的关系网络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积极作用。但大学班会也存在着组织目标替代的异化现象,使大学班会原本应具备的正功能大大降低,大学班会正逐渐趋于形式化与表面化,应引起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反思与思考。于此同时,笔者发觉年级越高,召开班会的频率越低,班级同学对班会的认可度越低,班会异化现象也越严重
班级作为大学里面的一种基本组织,班级的运作的过程及表征是与学校外部制度环境及班级成员个体行为交织融合的产物,组织社会学正是注重探究人、组织与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班会,从组织的视角去解读笔者身处的大学班级,希冀可以给大学班级管理人员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专著
史记[M].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撰, 2008:112.
[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5-79.
[3]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5-76+79
期刊
[1]王瑞弟,张煜睿.高三班会课设计的阶段性特征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4.
[2]李钦梅.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
[3]程跟江.农村高中班会校本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68.
[4]江少炜.初中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23-224.
[5]戎静.“模块化”主题班会在新时代德育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51-152+163.
[6]白兆云,舒晓燕.多媒体结合主题班会灵活开展农村学校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55-56.
[7]王卫丽,石国伟.成长型思维模式培育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20,(11):32-37,44.
[8]沈景娟.主题班会与素质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0(01):85-87.
[9]朱可玲.警惕主题班会的四种倾向[J].教学与管理,2020(20):76.
[10]周少斌.高校主题班会建设创新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06):56-58+80.
[11]徐静.试论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作家天地,2020(15):96+109.
[12]钱鑫.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33):206-207.
[13]陈燕秋.高校主题班会现状及策略探析——以某地方高校理工科专业为例[J].农家参谋,2020(13):226+242.
作者简介:孙静雅(1999-),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河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1 史记[M].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撰, 2008:112.
2 王瑞弟,张煜睿.高三班会课设计的阶段性特征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4.
3 李钦梅.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
4 程跟江.农村高中班会校本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68.
5 江少炜.初中德育主题班会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23-224.
6 戎静.“模块化”主题班会在新时代德育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51-152+163.
7 白兆云,舒晓燕.多媒体结合主题班会灵活开展农村学校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55-56.
8 王卫丽,石国伟.成长型思维模式培育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20,(11):32-37,44.
9 沈景娟.主题班会与素质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0(01):85-87.
10 朱可玲.警惕主题班会的四种倾向[J].教学与管理,2020(20):76.
11 周少斌.高校主题班会建设创新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06):56-58+80.
12 徐静.试论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作家天地,2020(15):96+109.
13 钱鑫.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33):206-207.
14 陈燕秋.高校主题班会现状及策略探析——以某地方高校理工科专业为例[J].农家参谋,2020(13):226+242.
15 朱俊瑾,王旭.高校高质量主题班会的探索[J].山西青年,2019(09):130.
16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5-79
17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8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