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手术中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上肢手术中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价值分析

李利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上肢手术治疗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开展对比性麻醉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46例(2020年3月~7月)、观察组46例(2020年8月~12月)。上肢手术期间,两组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取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取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麻醉阻滞效果及预后恢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温度觉阻滞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8h时疼痛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麻醉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温度觉、痛觉阻滞效果,且麻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可结合患者实际合理应用。

关键词: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麻醉;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应用价值


上肢手术是骨科治疗中开展率较高的一类术式类型,可在经外科治疗经骨折端复位、肌腱组织修复等措施,实现对上肢损伤性病变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临床价值显著。局部麻醉是上肢手术治疗主要麻醉方案,以臂丛神经麻醉应用较为广泛,且此类麻醉方案神经阻滞及麻醉效果显著,可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稳定麻醉基础,确保治疗的安全实施,但在臂丛神经麻醉中不同药物方案,对于麻醉效果及预后恢复或可引发相关不良影响,应合理选择麻醉用药方案[1]。因此,为分析上肢手术中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行上肢手术治疗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开展对比性麻醉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46例(2020年3月~7月)、观察组46例(2020年8月~12月)。

对照组(男/女,25/21),年龄区间19~68岁,平均年龄(43.57±5.15)岁,上肢骨折者34例,肩袖损伤者12例;观察组(男/女,24/22),年龄区间18~68岁,平均年龄(43.26±5.11)岁,上肢骨折者35例,肩袖损伤者11例。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影像学诊断结果均符合上肢手术治疗指征,且均为单纯性上肢骨折或肩袖损伤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研究用药过敏者;多发性骨折者。

1.2方法

上肢手术期间,两组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入手术室后,经调整手术体位、手术准备及臂丛神经电刺激定位后,实施麻醉。对照组取罗哌卡因麻醉,取20ml罗哌卡因(0.25%),于臂丛神经处进针注射。观察组取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取罗哌卡因(0.25%)、利多卡因(1%)混合液30ml,于臂丛神经处进针注射[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麻醉阻滞效果及预后恢复效果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差异性,如统计结果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时间对比

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温度觉阻滞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麻醉时间对比(605da1c5e3a24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n

阻滞起效时间(min)

温度觉麻醉(min)

痛觉麻醉(min)

术后镇痛时间(h)

麻醉维持时间(h)

对照组

46

8.02±2.55

2.62±1.48

5.85±2.11

6.16±1.48

7.12±1.26

观察组

46

5.85±1.54

1.87±0.62

4.38±1.65

7.92±2.05

8.94±2.15

t

--

4.9406

3.1701

3.7222

4.7211

4.9534

P

--

0.0000

0.0021

0.0003

0.0000

0.0000


2.2术后疼痛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2h、4h、8h时疼痛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术后疼痛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率对比

组别

n

麻醉不良反应率(%)

术后VAS评分(分)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8h

对照组

46

17.39(8/46)

3.45±1.36

4.58±1.71

6.85±1.95

观察组

46

4.35(2/46)

1.92±0.75

2.85±1.26

4.02±1.35

605da1c5e3a24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t


4.0390

6.6815

5.5240

8.0929

P


0.0445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温度觉阻滞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8h时疼痛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罗哌卡因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用药物,局部麻醉效果显著,其麻醉成分为长效性酰胺物质,但单一阻滞麻醉中起效较慢,且术后局部镇痛效果局限明显,故可在短效酰胺类麻醉药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后,有效缩短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提升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且利多卡因毒性较小,临床安全性显著,可广泛应用[3]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麻醉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温度觉、痛觉阻滞效果,且麻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可结合患者实际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茜,裴小东,陈璐.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麻醉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0,40(08):34-36.

[2]欧加录.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对臂丛神经麻醉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12):4-6.

[3]赵劲松,吕培军,李晓华.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脊髓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0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