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 要:2019年10月,教育部宣布高职专业目录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面对研学人才缺口巨大的现实,部分高职院校已开设此专业。专业思政体系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思政体系的构建及实现路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对专业建设和高素质研学旅行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研学旅行 专业建设 思政体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三融合·三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H202014。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2019 年10月,教育部宣布高职专业目录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面对研学人才缺口巨大的现实,部分高职院校已开设此专业。谋划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使专业开好局、走好路,已是当务之急。而专业思政体系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思政体系建设,亦是专业建设之需、人才培养之需、行业发展之需。
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专业层面上的落实
古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立足社会走得远,才能委以重任,才是国之栋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立德树人尤为重要。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把谋划思政体系建设视为重中之重。
(二)有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站在整个专业高度上思考专业思政教育的整体思路,引导专业教师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要素,指导每门课程思政要素的设计,使课程思政渗透到每门课程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形成整个专业的个性品质和文化特征,增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凝聚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和要求。
(三)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旅行社、相关旅行景区(点)、文博场馆、公共文化场馆、研学旅行营地(基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学旅行运营、设计、咨询、营销、方案实施等工作,其工作内容和对象都离不开中小学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小学生思政教育的水平,关乎党的建设与发展,关乎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所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有积极善良的个性品质,必须有敬业爱生的师德师风。换句话说,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思政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二、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活动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体系
(一)思政课程是专业思政的核心和关键
1.思政课程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形式。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开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思政课程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前文有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其工作内容及工作对象都离不开中小学生,所以专业思政课程必须把对学生开展师德师风的教育放到重要的地位认真谋划与实施,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要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毕生的追求;二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真诚挚热的爱生情感,要把热爱每一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才作为工作的目标;三要有宽广的包容心,要有敬业勤业的职业精神,要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岗位的操守。
(二)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主力和支撑
1.课程思政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一位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就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只有每名教师都把育人作为课程的生命,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优良师德师风培育作为课堂的鲜亮底色,使思想政治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学校教书育人的合力才能切实落地,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2.课程思政要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色。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教育+旅游+文化”专业,其课程思政元素尤为突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把握不同的课程类别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内在联系,注重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特点,真正做到以课程为载体,发挥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笔者结合所在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对部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体见表1。
表1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一览表
课程名称 | 课程思政元素 |
教育学 中小学德育及实践课程概论 | 1.事业心教育。教育学生有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争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2.责任心教育。教育学生要有敬业勤业、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争做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3.包容心教育。教育学生要有真诚挚热的爱生情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中国文化精粹 中国旅游文化 | 1.文化自信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
研学旅行实务 国际研学旅行实务 | 1.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学生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理念,激发学生以身作则、规范从业的意识; 2.职业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3.团结协作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合作沟通能力与执行力。 |
研学旅行产品线路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 1.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提升创新能力。 2.工匠精神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专注、用心、严谨,追求精品。 3.结合不同内容、不同类别的项目设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
研学旅行安全防范 公共关系管理 | 1.敬畏生命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 2.规则意识教育。教育学生只有严格遵守规定,严格遵守流程,才是最到位防范,才能最安全。 3.全局、大局观念教育。教育学生只有人人心中有全局、谋大局,才能和谐共生。 |
(三)第二课堂活动是专业思政的延伸和强化
1.第二课堂活动要发挥强化第一课堂思政教育效果的作用。第二课堂是高校团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其中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的当下,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专业思政体系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先进性和针对性,使其成为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有效延伸,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效果。
2.第二课堂活动要突出专业特色。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兼有教育与旅行的成份,有其特殊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第一课堂的学习与实践,突出专业特色,以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推动“三全育人”的深入开展(具体见表2)。
表2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一览表
学期 | 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目的 |
第一学期 |
| 1.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运动中接受思想教育。 2.结合认识实习开展,使学生在全面认知研学旅行的同时,树立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 |
第二学期 | 1.开展以“我爱家乡,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2.开展“寻梦家乡,守住文化”微视频比赛。 | 1.加深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验。 2.对学生进行“四个自信”教育。 3.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
第三学期 | 1.开展“最美校园我来讲”校园游览设计和讲解词撰写比赛。 2.开展“我为师弟师妹当导游”活动。 3.“我的研学故事”演讲比赛 |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2.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3.结合跟岗实习开展,促进学习,引导学生用心体悟研学中的思想和文化等元素。 |
第四学期 | 1.“你优秀,我推荐”优秀研学旅行线路和课程推介会。 2.研学旅行原创文艺作品征集比赛(原创诗歌、原创小品、歌曲大变身等) | 1.使同学们在寻找优秀线路设计和课程优秀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政和文化教育。 2.在研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
第五学期 | 举办“研学教育,人人出彩”文艺汇演 | 前四个学期学习成果的回顾与升华,使同学们进一步自我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定职业追求。 |
备注: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体育比赛趣味化、个性化,每学期举办。
三、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思政教育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要对学生开展“走脑、入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教学团队。一要“引进来”,把先进的理论、先进的事迹、先进的文化引进校园,武装、感召、鼓舞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走出去”,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让老师们走出校园,亲身体会、感受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为课堂的思政教育提供新鲜血液;三是改革完善评价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思政教育全面、深入地开展。
(二)建立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合作企业等四方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
对于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合作企业等四方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首先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明确,以统一思想、同向行动;第二,各方定位要清晰,以发挥自身优势,谋求良好效果;第三,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特别是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辅导员之间,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要建立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机制,共同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发现自我、亲身体验、理解深入、志趣明确、目标坚定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坚定信念、淬炼品质、提升境界。
(三)改革完善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行为是思想的表现。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与考核,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履行责任、奉献社会等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结合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如下改革完善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一是加大学生在校外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思想表现、特别是师德师风表现的考核比重,明确底线,划清“红线”;二是将学生参加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分系统,与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和操行规范等相结合,明确定性和定量的考核要求;三是明确、细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严肃、认真地落实,做到评价有依、奖惩有据。
参考文献:
【1】《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于向东,《光明日报》2019年3月27日
【2】《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研究》荆文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5期
【3】《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用研究——以<人员招聘与任用>课程为例》冯荣珍,《福建茶叶》2020年第1期
【4】《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黄海鹏,《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5】《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推动下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模式》曹梦婷、方华明,《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2期
作者简介:
1.李丽军(1967-),女,汉族,河北省衡水武邑县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经济数学。
2.陈俊香(1967-),女,汉族,河北省邢台沙河市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教师,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