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白衣小学 231600
一、学生情况介绍
洋洋,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家庭组成成员有爸爸、妈妈。他的亲生爸爸在他四岁时突发脑溢血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并为了洋洋更好地成长,便决定和继父不再生育第二个孩子(好在继父也是同情达理之人,我听闻后,觉得像这般思想的继父真得很少能做到)。因此,妈妈对他期望值很高,继父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洋洋是个调皮的男孩,经常和小伙伴们闹纠纷,因此妈妈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他形成了孤僻多疑的性格。他人很聪明,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打人。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他自卑懦弱、行为孤僻,多疑心重,自制力较弱,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二、 案例呈现
上课进行中,有王学生举手报告,同桌洋洋总是戳捣王,不去理睬都不行。看着王同学气鼓鼓地指着洋洋叙说着自己的不满,我看到了一张委屈的小脸和急着解释的神情以及握得紧紧的小拳头,我略微估算一下,这样的“告状”,基本上每周都有三四次,有课间玩耍时力过猛,弄疼别人的;有被班干指出错误时,嘴硬不承认错误的,总之,同学们一谈到他,头摇得如拨浪鼓一样。找他谈话,他说的话让我心痛,他说到自己与同学时内心的感受“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都不愿意和我玩,可我想跟他们玩呀!”由于这样的不合群的状况频频出现,导致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之间的小事故发生,警告、批评与短时罚站都无济于事,只能安稳片刻。
三、 原因分析
早年父亲的去世,妈妈一直带着幼小的他做家政,维持生活,妈妈在外奔波,把孩子锁在家里,回到家也没精力和时间和洋洋多交流,以致自己内向,一个人独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行为独来独往的习惯。后期,妈妈改嫁,他和继父之间的亲昵远远少于和妈妈之间的相处,造成他多疑心重。
妈妈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是妈妈整日忙着生计,无暇学习教育方法。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遇到事时,只能采取武力解决。因此孩子受妈妈遇事反应激烈的影响,洋洋容易动怒,所以经常和同学相处有小争执时,冷不防塞人一拳。 这样便给老师带来更多难题,管还是不管,严松的尺度实在难把握,批评过重过多,只会給孩子更多的伤害。于是,思来想去,不能只顾眼前的教育,而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最好的办法,找出原因,寻求家长配合、家校共育。
四、 具体教育措施
1、创造自信的契机
作为老师,我总能找到机会点燃他的自信心,只不过他的行为会有反复性,我要做到的就是处处寻找鼓励他的机会。一次课上,说到了生活中的知识,很多同学说不出来,只有洋洋同学滔滔不绝地说,引来同学们一阵惊讶与钦佩的掌声。课下,找他聊聊,他说他今天很高兴,语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他问这问那,比如大蒜和葱如何分别,选芹菜时,怎样知道菜的嫩呢等等一些。我心中明白,其实洋洋同学没有玩伴,妈妈有时间时则带着他去菜市买菜正好带他出去算是玩玩逛逛了。这些知识便是跟着了解到了。我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我知道的生活知识擂台赛,洋洋积极参与,和同学们互动,获得了最终的冠军,他开心极了!人在兴奋时,会觉得一切都很阳光,他这几日和同学相处融洽,因为他们之间有话题可谈了。鉴于这点成功的小事例,我鼓励他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手抄报比赛,他做事缺少持久性,我安排两人互助完成手抄报,洋洋擅长说和画,那另一同学负责写,他一听得意极了,肯定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能出好手抄报!
2、交流爱的方式,营造宽松、信任的家庭环境
我打电话与洋洋妈妈,请她来校。问询洋洋妈妈和洋洋的相处方式,得知妈妈比较强势,对洋洋所做的总是不满意、训斥,缺少鼓励与信任。我让洋洋妈在出门之前布置好任务交给洋洋,并且要有奖有罚,如若完成了任务,妈妈则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我还建议,对洋洋的要求刚开始不要过高,待完成了再一步步提高要求,但一定要多鼓励少打击批评。这样,能让洋洋尝到成功的快乐和被信任的愉悦。在这样的宽松、信任的家庭环境中,洋洋同学内心对学习的热情及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呵护孩子脆弱的心灵,淘气是每个孩子的性格共性
我发现洋洋的自卑、易怒,跟母亲不留情面、不合事宜及地点训斥孩子有关联。一次,他妈妈来到学校接洋洋,正巧碰上洋洋在课堂上因为说话被老师批评,她在窗外听见了,竟让没沉住气,竟然在窗外就指着洋洋有时翻眼又是小声训斥,看来是很愤怒的,班里的同学还都很惊讶,都在看着这一幕,洋洋的头低下去了。我后来与他妈妈说道此事,告诉她得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要注意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小孩也要有面子呀,他在同学们如何能立足呀!如若是成人,是绝对不会当面嘲笑这样的当面训斥、不留颜面的事,可是这些都是与洋洋一般大的孩童呀,他们哪能想到那么多呢
!
4、 开展小队活动,走入家庭,牵手共成长
中队活动能将队员的活动融入具体行动中,对孩子朝着积极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周末时,我组织阳光小队的队员们,带着自己珍贵的礼物走进洋洋家,希望带给洋洋一个难忘的周末。在洋洋家时,洋洋格外激动,听他妈妈说,在得知小队要到家里时,洋洋激动了好长时间,在家把好吃的零食以及自己喜欢的玩具都拿出来,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当天到达他家时,他看到同学们很兴奋,忙着倒茶,递零食,忙得不亦乐乎。在拿到同学们带来礼物书时,他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们来我家玩!小队活动开展得很顺利,洋洋同学从中也感受到被同学惦记的温暖,他待同学热情,也给同学们留下不同与往日在学校的印象。
四、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洋洋同学已经有些进步,自卑、多疑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上课时也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了。学会与同学相处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也能积极主动参加活动了,能宽容别人的过错。各科老师对孩子的转变也是纷纷表扬。
五、小结与启示
缺乏自信,会使自己的行为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成功的欲望,更不想去努力付出,唯一能唤起自信心的策略就是信任他、鼓励他、创造他成功的契机。唤起对他人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就要让自己参与一切积极向上的活动中。老师则要让孩子置于温暖的班集体中感受同学的温暖、老师的关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与信任。
尽管他错误百出,性格迥异,行为孤僻,但你可以视他只是淘气的小精灵,你一定创造种种契机改变他,让孩子的心灵与身体同在家校同爱孩子的健康成长路上!
六、后续故事
当然,对于教育孩子,惩罚孩子也必不可少。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洋洋同学的好表现,维持一段时间后的一天。又与同学发生争吵打架现象,我听闻后,找他来到教室门外,有意避开爱看热闹同学们,首先肯定之前的一段时间的良好处友方式,接着对他表达了今日的失望,同时也说出自己并不想批评惩罚,因为我知道洋洋同学也有悔恨了,但是之前班会课上的约定,做错事道歉惩罚缺一不可。惩罚的目的知识为了警记和让孩子敬畏班级制定的规则。于是,洋洋同学主动接受不守信用的惩罚。看到洋洋同学所做,我很开心,我知道教育具有反复性,我相信一个敢于主动承担的孩子未来的路一定很宽。
我想说: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