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运行逻辑与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3

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运行逻辑与实施策略

王瑞霞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浙江横店 322110

摘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前提。学生会作为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主渠道,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质量生成”环节除了第一课堂以外的必经渠道。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存在学校层面“铸魂不力”、学生会组织层面“经脉不通”、学生会成员层面“营养不足”等主要问题。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学生会组织运行逻辑就是以保证学生会成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整体上构架实现决策指挥、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功能的系统。根据存在的问题,依托运行逻辑,提出几点解决的关键策略,使学生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与可靠抓手。

关键词:高职;学生会;内部质量;逻辑;策略

我国的学生会组织从其性质上说是大学生自治性群众组织,是大学生参与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响应学生多元需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组织依托,[1]是广大学生进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在建设优良校风、学风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可持续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高职教育走过二十年内涵发展之路,已基本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灵魂,学生会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肌体组织。高职院校学生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物,是人才培养系统中具有特质功能的“细胞"。对于“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的我国高职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特点更注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从高职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期待出发,学生会使命与国家战略、高职愿景、社会期待等凝聚耦合,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已成为先进思想传播、先进技术积累、优秀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与新引擎。当前高职学生会正处于“青春成长期”,适合高职学生会成长与引领的方法不多,如何因势利导、因时而进,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与可靠抓手,是当前高职院校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铸魂不力”

学生会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学生组织,在协助学校各部门工作开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联系学院学生、组织学生活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学生会建设中仍显“铸魂不力”,对学生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价值没有精心研究,对加强学生会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和保障条件不足,学生会工作在学校办学思路和工作要点中往往“一笔带过”,学生会建设目标、内涵不明,学生会管理章程“漂浮不定”、没有方向和标准。

  1. 学生会组织层面:“经脉不通”

学校层面“铸魂不力”继而导致学生会组织“经脉不通”。首先负责学生会的团总支老师或团委老师太过年轻化,其管理理念、专业性、经验性有待提高。学生会缺乏专业团委指导教师的指导,就会缺少经费资源和平台支持,从而致使学生会没有很好的独立性。另外学生会内部也出现诸多“梗阻”,过时的学生会章程缺乏现代治理能力,现行的学生会体制也存在机构臃肿、缺乏创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部门管理失衡,组织凝聚力匮乏,使学生会“以生为本”的宗旨受到影响。

(三)学生会成员层面:“营养不足”

学生会组织层面的“经脉不通”继而导致各学生会成员培养“ 营养不足”。虽然学生会干部、成员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学生会组织的,但是学生会干部本身也是学生,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会存在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工作方法不得体、干部队伍内部官僚气息浓厚等缺陷,从而导致组织中工作效率不高、部门之间交流不够畅通等问题的出现。[2]在加上学生会组织缺少培养、激励与监督手段,学习目标、培养方向不明,成员参加的活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不足,致使学生会干部成员感受不到学生会组织的功能与自己的成长价值。

二、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工作的提出

当前高职学生学生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是内部质量保证出了问题,由手缺少学校层面的决策指挥,缺少学生会内部的质量生成,缺少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导致学生会管理产生困难、组织育人价值发挥不足。显而易见,加强学生会内部质量保证正是做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质量保证”,原为企业经营和管理领域的概念,是指企业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组织协调和部门、各环节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质量保证”被引入大学教育管理领域,成为政府、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民众等大学教育有相关者用于描述大众化时代保证大学教育的核心概念。[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经历了十几年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变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全面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网络化、全覆盖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关注标志性成果等质量的静态数据,更关注质量生成过程的动态、实时评价数据,将评价指标的触觉深入至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实施质量的过程中,真正落实质量措施,依靠静态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测量评价,使质量生成的过程更具可控性,学校教育质量更具一致性。

[4]

根据以上学生会存在问题及现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学生会应运而生,这不仅是深化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工作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追求以质量为核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进一步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节点,也是着力推进办学质量建设、努力构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运行逻辑

运行逻辑,即指运行算法、运行实现路线。当前高职学术界对“内部质量保证”领域的研究较少,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行走出一步,构建了“五纵五横平台”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运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样本。“五纵五横一平台”即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以校本数据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5]

借鉴这一理论与实践成果,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工作运行实现路线可设计如下:

  1. 整体构架设计

以保证学生会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构建从学校团委、二级学院、学生会、学生会成员每个对象一一对应的目标链与标准链,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决策指挥、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功能。在这个模式中,以质量为驱动,以目标链、标准链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学校团委做决策指挥,负责对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进行顶层设计和质量监控,制定学生会管理办法、发展规划、建设目标等及学生会干部、成员的个人培养方案、发展标准、发展规划,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进行监督控制。各二级学院为支持服务方,负责指导负责学生会教师的选聘,提供场地、资金和项目孵化等方面支持。学生会、学生会干部及成员成为质量生成主体,学生会干部及成员在质量管理机制中精心学习、成长成才。

(二)单元机制流程

学生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如何实现质量生成,有其单元运行的逻辑,宏观上的一般流程为: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会建设标准->具体培养方案->学生会组织实施->学生会工作反思->学生会考核性整改->学习创新->改进提升。微观上的一般流程为:学生会工作方案->学生会组织实施->“到梦空间"平台监测->数据分析->发布预警->调整改进—>改变工作方案。宏观和微观上的运行逻辑相辅相成,通过及时改进方案保证质量生成。

四、基于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的高职院校学生会的实施策略

(一)精准制定学生会人才培养的目标链、标准链

制定目标链、标准链应紧扣国家战略、学校愿景、社会需求等外围变量而精心研究制定,并围绕团委、学生会、学生会干部三者对象进行分层制订。一是学校团委层。制定学生会管理办法、发展规划、建设目标等及学生会干部、成员的个人培养方案、发展标准、发展规划,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进行监督控制。以总体规划推进学生会人才培养目标化、标准化。并加强思想引领和示范带动,帮助扶持学生会实现组织目标和伦理诉求。二是学生会组织层面。强化监督,健全学生会内部管理制度,以《学生会章程》为核心开展学生会章程建设与核准工作,对学生会宗旨、活动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新修订,强化价值引领,发挥正本清源、强基固本的作用。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会育人的思想性、教育性与艺术性。三是学生会成员层面。推行学生会干部发展标准和个人发展规划制定,实现从目标标准链顶端到末梢的同频共振、质量生成。可着力培树一些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会成员,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二)精心开展指导教师选聘与管理工作

学生会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指导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会育人质量的高低。当前各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基本上都是学院直接委派辅导员老师,他们在平时除了学生会工作,还可能负责学院班级、公寓、心理、医保、就业等其他事务性工作,事情的繁琐性让其缺乏专业性,在指导学生会建设方面缺少有力专业的指导。教师无法指导学生会着力开展满足学生需求的精品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加强负责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思考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如“工作量津贴",将教师加班指导学生会情况一定程度上参照班主任工作津贴,给与补偿,增强负责学生会教师的责任心与获得感。

  1. 精细使用管理平台监督控制

“徒法不足以自行”。一套完整的制度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要附之以一个完整的监督控制保障体系。“到梦空间”是团中央推行使用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管理平台,既能开展大数据结果的分析应用,又能起到过程监督与质量保证的作用。各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与“到梦空间”一般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管理平台进行学生会人才培养大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通过平台建立起各个学生会部落的大数据,包含学生会成员数据、学生会活动审核发布数据、学生会人才培养过程生成数据等,为学生客观记录、认证参与学生活动搭建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借此解决以往学生会管理不规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等诸多不良现象。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则改革现行的学生会制度,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确保学生会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理顺团委书记、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等诸方面的关系,大家互相监督,公正开展工作,积极为学生会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建立起融洽合适的上下级关系。对学生会干部的监督需要多元化,既要有由上而下的主管老师监督、由下而上的基层同学监督,也要有学生会内部间的同层监督,以此杜绝学生会干部搞特殊化,从制度上消除他们搞“特权”的歪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职院校学生会管理体制,促进学生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6]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会是具有特质功能的大学细胞,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为同学服务、学生工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其突出性作用,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唯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会工作内部质量保证,遵循其运行逻辑与规律,付诸行动,才能实现高职学生会“铸魂”、“洗髓”、“造血”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存在学校层面“铸魂不力”、学生会组织层面“经脉不通”、学生会成员层面“营养不足”等主要问题,才能达到真正将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打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让学生会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俊.青年民间组织视域中的高校学生会组织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2]杨青青.高校基层学生会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

[3]王保星.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8-123.

[4][5]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王力,柏来任.加强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