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目的:以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为探讨中心,剖析预见性告知护理在改善患者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中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4月为患者纳选时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入选者(94例)分成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及观察组(47例,预见性告知护理),评价对比组间干预前后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结果:组间接受干预前取得的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气导听阈值水平(25.89±5.56)dB、耳鸣症状评分水平(36.12±7.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6±5.46,48.98±6.07),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预见性告知护理措施干预可明显帮助患者改善耳聋及耳鸣症状,对改善其听力有积极帮助,值得进一步展开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告知护理;突发性耳聋;耳鸣;应用临床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具有突发性特点的耳鼻喉科病情,病情发生突然且发展迅速,好发于30-40岁年龄段中,目前尚无权威报道对其发生机制进行详细阐述,病情快速发展-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直接影响,仅依靠临床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1]。预见性告知护理的本质为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危害,并将其提前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充分的生理及心理准备,以缓解应激反应对整体治疗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入选者展开预见性告知护理,并对其研究结果展开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8月-2020年4月为患者纳选时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入选者(94例)分成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及观察组(47例,预见性告知护理),对照组入选患者的年龄期间值为31-42岁(35.21±2.15)岁,男21例(44.68%),女26例(46.55%);观察组入选患者的年龄期间值为31-43岁(35.45±2.21)岁,男22例(46.81%),女25例(53.19%);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入选患者了解知情研究目的及意义并签署参与研究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入对象的基线资料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密切监视,引导患者展开早期听力训练,并给予心理疏导,所有护理操作均需严格按照院内相关规定规范进行。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开展基础上予以预见性告知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听力评估:引导患者进行全身性检查后对其诱发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听力检测了解患者耳聋程度及耳鸣程度,对患者合并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等情况进行进行观察。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密切沟通,明确患者心情不好、情绪不好的主要原因,对负性心理情绪辅导患者进行辅导、安慰、辅导和鼓励,提高患者对后续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③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认知进行评价后,应向患者介绍治疗过程中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即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健康指导,此外,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知识手册巩固患者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集中解释的部分,引导患者预知病情发展。
1.3评价标准
在患者接受干预前后对其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进行测试。
气导听阈测试:检查从1KHz开始,以后按2KHz,3KHz,4KHz,6KHz,8 KHz,250Hz,500Hz顺序进行,后1KHz复查一次,取得测试水平越低表示患者改善情况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 ±s)表示计量数据,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数据,经x2检验,当数据出现明显差异即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干预前后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对比
组间接受干预前取得的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气导听阈值水平(25.89±5.56)dB、耳鸣症状评分水平(36.12±7.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6±5.46,48.98±6.07),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组间干预前后气导听阈值水平及耳鸣症状评分水平对比(
±s)
组别 | 气导听阈值水平(dB) | t | p | 耳鸣症状评分(分) | t | p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
观察组(47) | 46.12±5.12 | 25.89±5.56 | 9.497 | 0.000 | 57.89±5.14 | 36.12±7.56 | 5.324 | 0.011 |
对照组(47) | 45.98±4.62 | 35.16±5.46 | 4.251 | 0.014 | 57.71±5.42 | 48.98±6.07 | 3.847 | 0.019 |
| 0.985 | 5.687 | | | 0.897 | 6.524 | | |
| 0.354 | 0.017 | | | 0.546 | 0.009 | | |
3讨论
本文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虽然可以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仍然较差,因此也影响了临床护理。但研究组从入院时就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加深对突发性耳聋耳鸣的认识,使患者更客观地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这些都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气导听阈值水平(25.89±5.56)dB、耳鸣症状评分水平(36.12±7.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6±5.46,48.98±6.07),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与何翠平[2]等研究结果高度相似,表明了预见性告知护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预见性告知护理措施干预可明显帮助患者改善耳聋及耳鸣症状,对改善其听力有积极帮助,值得进一步展开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云, 邱丽君, 方向佳,等. 延续护理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院外康复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v.49(04):118-121.
[2]何翠平. 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7(0z1):297-298.
第一作者作者简介:姓名:梁京娣(1989.0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省,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护理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