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县 偏城镇中心校 05640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和素质,与获取知识、提高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都有密切联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1、用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的兴趣已经产生了,但是学习材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兴趣的诱发而忽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持久。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越读越浓,越读越投入,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读,爱不释手,食不知味,废寝忘食。让学生从读书的乐趣中找到最好的伙伴,这个伙伴也可能成为这个学生终生的伙伴抑或是事业成功的助手。
2、用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产生的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此,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听爸爸、妈妈、老师讲故事。他们常常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很适合低、中年级学生听、讲。老师可以从中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讲到高潮处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用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美文,引导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启迪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如通过《桂林山水》等课文的赏析,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养花》等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事的哲理;通过《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知识、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发展语言,提高能力。此外,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以美的语文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
4、用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美的情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体验与理解,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二(上)《坐井观天》中有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我事先准备好了小鸟和青蛙的头饰,教学时让学生来扮演青蛙和小鸟的角色来对话,同学们一看到青蛙和小鸟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看哪一组表演的语气最形象,结果小朋友表演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还带上了动作,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把青蛙和小鸟的语气也表演得活灵活现。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同学们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后会说些什么,小朋友都争着抢着要说,而且说得有声有色。
二、引发学生质疑,提高阅读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进行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引而生疑”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
1、自学引疑。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去参与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读后检查时规定“提一个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生动鲜活、丰富的信息。如在预习《狼和小羊》时,有十几位学生提出 :狼想吃小羊,扑上去吃就是了,为什么要故意找茬呢?这个问题其实正是课文的寓意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寓意。
2、悬念引疑。教师在教学课文的重点时设置悬念,让学生生疑、存疑、从而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深读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巧设悬念: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要他10天造10万枝箭,现在请同学们替诸葛亮算一算:他每天该造多少枝箭?在当时能造那么多枝箭吗?可诸葛亮却立下了军令状:只需3天就能造成完10万枝箭。请同学们再算一算,诸葛亮平均每天又该造多少枝箭?这样,在学生计算、思考的过程中巧设疑点:诸葛亮到底是怎样把这10万枝箭“造”好的?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教师就为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创造了条件。
3、演示引疑。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掌握科学道理,理解课文内容和发展思维能力。如教学《称象》时让学生分组实验,以面盆作河,旅行杯的塑料盖作船,铁块作象,小汉包作石块,在演示中教师启疑:为什么用船代替了( ),用石头代替了( ),利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实验演示中引疑,更注重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重认识结果的弊端,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观图引疑。
通过对一些图像的观察,抓住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产生疑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先出示课文的挂图,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教师有提出新要求:大家在仔细的看看每一幅图,看看公鸡的神情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三、 拓展阅读空间,培养阅读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贯彻,使强化课外阅读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清楚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不行,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构建课内阅读途径 一要重视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或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相关的内容或题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锻炼阅读能力。二要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自学时就着不懂的问题与同桌或其他同学讨论。自觉组成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有效指导课外阅读 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倡“读名著”活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要有“大语文”阅读观念,既重视课内阅读,也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开辟广阔的阅读实践空间,使学生吸取先贤圣人智慧精华,感知名家生活经验,借助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的内涵,丰富文学底蕴,提高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
3、自主参与各种阅读 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开设阅读课,扩大阅读空间,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学生到阅览室看书,让他们从报纸杂志上了解生活,开阔视野,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解读古代的生活状况,去欣赏外面的生活画面,去想象体会未来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把写作材料积累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同时,我还经常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的意识,让他们明白,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我建议家长坚持每晚上的亲子共读,并把和孩子读书的照片分享到班级,促进其他家长的热情。
四、善用阅读评价,培养阅读能力
完善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所以,我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带领着班上的孩子在书的世界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