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陈惠兰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362321

[摘 要] 语文教学最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就是德育渗透,没有它,就等于灵魂缺失了。现如今,社会上影响未成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年人健康成长的种种消极因素和思想观念不少,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小。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研究策略


德育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语文是门基础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与语文教学工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他们的成长顾虑,方便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另一方面可以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善“灌输指导”“死板说教”的弊端现状,从新的角度出发,引用趣味的元素,优化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体现以生为本的价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做出了简要的研究。 

  1. 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最忌死板说教,一直提倡以情動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就要摒弃应试的教育观念,放弃固化的授课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高涨的热情[1]。另外,初中语文还应熟悉各种情境的创设方式,精选课文中的德育素材,以形象化的手段、直观化的表达,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创设情境达到德育有效渗透的目的。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家乡大容山、铜石岭、会仙河、望君山等风景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接着播放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要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又如,《背影》一文记叙作者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播放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抓住文中对父亲为儿子买橘过铁道时艰难情景的经典细节刻画,听着课件的乐曲,看着课件展示的画面,听着录音有感情的朗读,从而被文中父子间的骨肉之情深深地打动,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顺势引导,让学生感知父母之爱的恳挚无私、弥足珍贵和伟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才能创设出逼真而又充满感情的课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喷薄的激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2. 突破阅读渗透德育 
      校本教材主要指我们初中生的语文书和自读课本,这对有效彰显德育元素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并推荐读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让学生充分感受苏轼的人生态度。如学了《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都被又聋又哑的海伦而感动了,对她很是佩服,于是我因势利导,把目标指向了她老师的老师(一个普通的清洁女工)的文章《一个人所能改变的》,希望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德育熏陶。让学生懂得人生不只需要珍惜,更需要自信。

  3. 作文教学渗透德育 
      (一)作文立意训练 
      在作文的立意训练中,首先要教育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爱憎分明的情感。社会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要通过作文,歌颂真善美的人与事,批评假丑恶的东西;其次要培养学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关注热点问题,训练和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感悟社会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还要通过作文来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感恩意识、独立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敬业精神,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和人生感悟去思考“快乐”、“宽容”、“尊严”、“自信”、“责任”等问题,如用《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等命题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作文选材训练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贴近生活,思考生活,用日记来记录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热点问题,还可就其中一些社会问题或人生问题等让学生自选角度去写话题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主张。

四、社会实践渗透德育 
  人要有责任心,就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真诚的爱心。学生的心地犹如一张白纸,一块净地,你在上面画什么或种什么,便会有相应的收获,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思想单纯朴实,这方面的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2]。现在的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有许多是我们进行爱心教育的好蓝本。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唯利是图与约瑟夫的纯真形成鲜明对比。菲利普夫妇对于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兄弟是用金钱来衡量“亲”的,对于于勒以前犯过的错,他们没有宽容心,对于于勒今天的遭遇,他们更没有爱心。而纯真的约瑟夫“我”却认为“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怀着的是纯真亲情,且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以表自己的爱心和亲情,换回来的是“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轻的先生”的祝谢。我们可由此引申到现在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要有宽容和爱心。然后由爱心延伸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上,教育每个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心和爱心,既关心亲人,又要关心国家和社会他人,负起社会的责任,自己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生之路才宽广。 


  结语: 
  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在语文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内容。语文教师要“披文入境”,深入文本,深挖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教育点,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语文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参考文献: 
  [1]梁斌.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8)221-222. 
  [2]郑国识.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