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相关产业联动、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及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教育支持。从这四个层面梳理当下国内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教育支持的研究与实践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一些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教育支持系统的路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教育支持系统;建构
当下,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导致老年教育需求激增,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相关产业联动、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及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教育支持。我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教育支持方面已作出了不少努力,积累了诸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教育支持方面也有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该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互动中汲取营养,弥补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教育支持体系的短板,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教育支持系统及实现路径,突出中国特色,贡献中国智慧,扩大中国在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中的影响力,开启构建全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教育支持共同体的新征程。
一、参与老年教育的社会力量系统的建构
开创我国老年教育的先河的是山东省于1983年6月创办的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这一重要的社会力量,自此,各级各类老年大学便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市及一些县镇纷纷成立。[1]
当前,我国参与老年教育的社会力量方面众多,涵盖老年协会、老年大学、民办学校、成人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等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些社会力量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情感性支持方面,各社会力量对老年人提供的精神关爱不足;在工具性支持方面,民办学校等机构的参与还有待完善;在信息性支持方面,老年教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尚不健全,现有的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评价性支持方面,现有的老年教育社会力量未能有效激发老年人发挥余热、共享社会的意识,更没有充分开放老年人的再就业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政府要需借鉴“服务而非掌舵”的思想,向各级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工作者等多元社会力量下放一定的权力,发挥促进上述社会力量的老年教育合力。笔者认为,可从四个层面建构参与老年教育的社会力量系统:一是在情感性支持层面,加强政府的宣传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秀文化传统,营造新时代敬老爱老新风尚,提升社会力量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二是在工具性支持层面,组织专家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等环节完善民办学校涉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强化民办学校涉老专业的特色,挖掘民办学校的老年教育支持功能;三是在信息性支持层面,定期组织社会工作者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导向的微格实践,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理论修养、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社工培训的成效,整合加强老年教育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在评价性支持层面,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行动要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强化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和老年人的公民责任,加强志愿者服务组织和老年学校的合作,加强老年人群的再就业素质培训,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自我评价的心理需求,助力老年人的“再社会化”,把每个老年人都当作一个知识和技能的宝库加以珍惜,充分挖掘和激发老年人的余热贡献意识及能力。
二、服务老年教育的产业联动系统的建构
老年教育产业是面向老年人开展的教学、娱乐、服务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开展的生产、制造、教育、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涵盖教育设施、娱乐设施、教学设备制造与供应行业,以及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社区老年组织等各类组织。[2]老年教育的产业联动是指在某区域的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优化区域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增强区域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3]
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科技、养老服务等与老年教育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支持。这些领域的产业在服务老年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情感性支持层面,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工作人员的同理心缺失或不足;在工具性支持层面,老年产业市场供给短缺;在信息性支持层面,老年教育产业、老年社区教育机构和涉老家庭在老年教育方面缺乏合作,存在行为割裂;在评价性支持层面,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极少参与老年教育的评估工作,未能更好地基于工作优势发挥完善老年教育评估的导向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出我国服务老年教育的产业联动系统,并提出操作性、可行性强的实现路径。要从产业资源的角度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机制,统筹协调凝聚多元化的老年教育产业主体力量,增强其服务意识及行动力,实现老年教育的产业联动。笔者认为,可从四个层面建构服务老年教育的产业联动系统:一是在情感性支持层面,心理健康产业需共享各自的专业智慧,与老年教育的其他产业开展心理教育合作,组织心理课程培训,通过理论传授和微格实训等方式,培养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同理心;二是在工具性支持层面,政府需加强对老年教育市场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引导老年产业及相关产业树立“重视人而非只重视生产率”的价值观,通过资金扶持引导老年产业及相关产业“追求公共利益”,从而激发老年教育市场的活力,培育老年教育市场主体,丰富老年产业市场供给;三是在信息性支持层面,通过促进横向信息沟通联系,挖掘老年教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社区组织的服务潜力,融合增加涉老家庭的代际关怀意识及行动力,构建“产业—社区—家庭”老年教育融合化机制;四是在评价性支持层面,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的老年教育评估中心需要吸纳相关产业的参与,邀请和引导各产业负责人从各自的产业特点出发,为老年教育评估工作提供评估等反馈性信息,协助完善老年教育评估体系,引导老年教育产业健康发展。
三、服务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系统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老年教育交流与合作。[4]中国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始于1994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CAUA)于1994年加入世界各国老年教育界最权威的国际社团组织——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并在其中开展交流合作。AIUTA协会的目标是联合全球老年大学,建立终身教育的国际体系。AIUTA每年召开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涉及“老年大学与国际合作”、“老年大学与代际合作”、“老年大学、公民和社会凝聚力”等学术性较强的研讨选题。[5]烟台天马维拉斯国际老年大学于 2015年5月成立,由AIUTA与烟台天马栈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二者力求合作打造国际老年大学游学基地。[6]2018年,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与泰国曼松德皇家师范大学(BSRU)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开展老年教育研究资料、学术刊物、学术信息的交流,开展管理人员、教师及学员之间教与学的交流,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及教学成果的交流,共同举办老年教育教学领域的国际会议和学术研究活动。[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为我国开展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在老年教育领域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推进我国老年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美国、日本、法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教育支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根据中国国情有选择性地加以借鉴。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老年教育支持方面存在诸多可以改进的领域。其中,在情感性支持方面,我国缺乏系统的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老年教育理念,尤其是缺乏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理论多指向临终关怀层面,养生教育、死亡教育等理念,未能真正融入到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尚未形成一套普适性的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致使老年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开展效果不佳;在工具性支持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老年教育合作方面存在行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信息性支持方面,缺乏宣传国产老年教育品牌的国际老年教育交流平台;在评价性支持方面,我国仅在医疗保健、老年大学等少数领域建构了评估体系,缺乏系统的老年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且相关的国际交流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开展服务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从四个层面建构服务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系统:一是在情感性支持层面,优化整合老年教育理念,使之更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老年教育共同体;二是在工具性支持层面,加强老年教育国际合作,借鉴国外老年教育市场开拓优势,合力开拓国际化老年教育新市场;三是在信息性支持层面,组建老年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宣传国产老年教育优势品牌,贡献中国老年教育智慧;四是在评价性支持层面,将老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延伸至评价学领域,与老年教育国际组织开展交流,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老年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四、服务老年教育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构
自1993年以来,我国京津等地相继开播老年教育广播;上海是我国首个基于网络开展远程老年教育的城市。[8]上海于1998年创办“网上老年大学”。[9]为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学习需求,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开发了“第三年龄学堂”,这是国内较早开始建设的老年教育学习平台之一(徐旭东和杨淑珺,2020);2020年10月,东营市老年大学在全国率先开通全系统链5G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融合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高效、便捷、安全的校园运转体系。[10]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远程老年教育,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例如,美国的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等专供老年人学习和交流使用;英国的开放大学通过免试入学、不限课时、自由选课等优势,吸引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活动;日本创建了由老年人任教的老年网站,以提升老年人互助、贡献余热的积极主动性;韩国的远程大学设置面向各年龄段的高水平文凭和学位课程,以满足部分老年人的学历提升需求。[11]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服务老年教育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我国信息技术在服务老年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情感性支持方面,信息技术在服务残障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不同老年群体的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元素;在工具性支持方面,缺乏生活服务的针对性,部分老人面临“数字鸿沟”,由于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以及视力衰弱,而在业务办理上屡屡受挫,这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信息性支持方面,老年远程教育的资源供给不足,教学形式单调乏味,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在评价性支持方面,老年群体在教育方面缺乏维权意识和评价反馈渠道。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大老年教育科技创新力度,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包括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功用,助推老年教育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兼顾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的公益性,从而提升老年教育的智能化服务品质,提高老年教育的精准供给水平。笔者认为可从四个层面建构服务老年教育的信息技术系统:一是在情感性支持层面,挖掘人工智能的潜力,呼吁研发老人陪护智能机器人,加强人机交互中适应老年人的人文元素;二是在工具性支持层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需通力合作,搭建互联网+老年生活服务平台,引领老年智慧科技生活;三是在信息性支持层面,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优化老年远程教育平台,搭建互利互助的老年群体学友圈,提升老年群体携手前进、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四是在评价性支持层面,开发老年服务网上评价系统,拓宽便利老年群体的反馈发声渠道。
参考文献:
1] 兰敏.山东省老年教育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4:3.
2] 兰敏.山东省老年教育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4:8.
3] 唐果林,罗轶.高铁时代背景下桂林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04):51-55.
4] 叶忠海,马丽华.中国老年教育40年:成就、特点和规律性[J].当代继续教育,2018,36(06):4-8.
5] 王友农.推进中国老年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8(04):43-44.
6] 肖建.新时代老年大学建设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创新[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09):23-26.
7] 胡惠玉,汪小京.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携手发展老年教育——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与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8(10):42.
8] 张波.基于国外教育信息化经验的远程教育服务型老年教育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3):115-118.
9] 林元和,王友农.中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对接(2013—2016)[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2.
10] 刘宗敏.科技赋能 开启智慧校园新时代——山东省东营市老年大学建成全系统链5G智慧校园[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0(11):35.
11] 徐桂珍,彭娟.美国和日本的老年教育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启示意义[J].职教论坛,2016(36):93-96.
作者简介:刘旭(1992—),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