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417000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思政思政课程肩负着思想政治引导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农业高职院校思政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教学内容、教学现状等内容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高职院校;思政实践课程;
引言
当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探究教学方法,利用思政教学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使学生成为肩负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新青年。
1高职院校开设思政课程的意义
1.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回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上来。高职院校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这是新时代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将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理念、政治文化教学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树立鸿鹄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1.2引导学生健康思维,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思政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健康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行为处事的准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这些问题也是当下青年人需要明确的目标,需要在思政学习和自我探究中树立正确的目标,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和建设的目标是人本身的价值和人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思政实践活动,在活动之后还可以开展分享会,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误区,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
1.3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建设是国家建设乡村战略的客观需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这是符合当下中国乡村发展的实际,从农业从业者的结构出发实现优化,加强培养新一代的知识型、创新型和技能型的农业工作者。农业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当下时代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加紧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实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机制,新的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农兴农、报国报农的职业精神,正确的职业素养为随后的深入农业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2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
2.1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
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基本发展、人与社会的能动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学说中提出认识具有主观思维的能动个体,个体的思维决定了人的行动,人要发挥最大的价值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只有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需要从人本位的思想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入手,根据当下的时代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创新自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2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必备精神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创新精神。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爱国、爱党、爱家的含义,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立志为国、奉献人民的观念。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农业高职院校需要开展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政课程,学生在课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得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出一批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农业工作者,打造农业经济的创新队伍。
2.3乡村农业的建设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职院校之间是指导与反作用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指导方针,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又是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因此,为了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理解,农业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乡村建设的责任意识,为学生创造参加农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3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3.1课程形式与课程实践脱节
当下的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一现象不仅是农业高职院校的现象,也是所有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教学困境需要教师积极探究教学方法进行解决。随着对思政教育实践性的关注和重视度越来越高,就需要在这部分作出尝试,但是由于缺乏丰富的思政教育实践经验,所以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实践部分依然是处于停滞状态,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3.2课程内容与时代背景相分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信息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多元文化快速涌入学生的视野中,这些文化内容还没有经过筛选,对于高校学生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当前的思政教育却没有考虑到信息变化的这些因素,一方面是思政教育和当下的时代结合不够紧密,和时代部分脱节,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思想的同时,能够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3课程设计和职业性质分离
当下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将思政课程作为统一内容和统一设计课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程的设计并没有结合职业院校的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内容讲解,这样统一的教学的方式使得思政教学的形式重于实际。
4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实施建议
4.1加强社会实践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求具有实践性,实现教育的实效性,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教学的形式层面,真正重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需要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先从规范学生的行为、道德品质等方面开始,落实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内容。在思政教育中重视对于优秀道德品质的引导和渗透,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实践思政教育的内容,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实现自我行为约束和规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崇德向善”道德观念的教育渗透,加强“四个自信”“三农培养策略”的教学。践行新时代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实践理性,这样的形式能够为当代高校学生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合作探究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做好理论指引,这样的指引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帮助学生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意识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创新。
4.2紧跟党的精神指示,深入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的精神,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从思政课程和党的精神的契合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党的精神指示,对于相关会议的内容和精神切不可生搬硬套。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在理论和实践事例的结合下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再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历史资料和历史事件,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丰富的音视频展示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而更加明确理解“中国梦”的含义,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再者,在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将当下的热点内容和教材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提升思政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4.3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参与度
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地、集中率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将教材内容和时代特点完美结合,并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改变常规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模式,避免传统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将教材中与时代发展脱轨的内容进行更换,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解的形式,整理专题模块,将教学内容和党的理论创新相结合,在教学中实践以点带面的讲解形式,将教学专题进行延伸,教学内容的集中性和时代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除此之外,教师和教师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探讨,提升对于时政的关注,可以共同完成创新课题,提升教学内容准备的效率和知识收集的广泛度。多元化创新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教学效果显著。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高职院校思政实践课程必须要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和相关的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改革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于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这是将来整个工农行业的高技术高素质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学生具备乡村建设的意识和农业实践的自觉性,这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称萍,徐书培,卢建平.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9,(7).42-46.
[2]杨智,潘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区教育的价值再认及其实现理路[J].终身教育研究,2018,(5).49-55.
[3]王玉红.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黑河学院学报,2019,(3).45-46,51.
[4]林雯.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20-21,30.
作者姓名:邱晓霞,女,1985.02,汉族,硕士,湖南娄底市,讲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