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扶贫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扶贫论述

时玉叶

北京语言大学 100083

【摘要】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脱贫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本篇论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内涵的目的。

【关键字】扶贫 精准扶贫 联系和发展 矛盾观 人民群众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进步和发展的绊脚石,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国家能否实现繁荣昌盛的关键所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贫困问题也是阻碍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同时我国也有着全世界较多的贫困人口,所以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做好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贫困的具体情况,创造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思想,为解决中国扶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这意味着想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解决经济物质方面的问题,扶贫任务也就迫在眉睫。农村仍有很多女孩子由于家中人在城市里无人脉怕读完研年龄大了找不到年龄相当条件还不错的男孩子,便着急定下同村外出务工的男孩子,这便是物质生活制约着人们的交往能力,是否也是物质生活制约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反观整个社会,竞争压力如此大的北上广为什么人们削减脑袋都想要待?因为北上广城市发展的更加成熟,所能提供的物质生活更好、机会更多。这也不难解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了。

意识虽然是对物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具有能动性的。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反作用就告诉了人们不可忽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扶贫先扶志”,精神上的贫困是导致地方贫困的主观原因。政府努力让每一位贫困者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弱化他们的“贫困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奋斗脱贫的决心,摆脱“安于现状”、“穷开心”、“等、靠、要”等一系列的落后观念,使精神上的扶贫带动全方面的扶贫,从而达到脱贫的效果。同时要注重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仍能收到平等、高效的教育,避免贫困“遗传”。

二、联系观与发展观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联系观。或许很多人认为脱贫工作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要把发达的一线城市进一步发展,照样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实则不是,联系的普遍性强调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脱贫攻坚是我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战,它不仅仅与我国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有关,更通过经济联系影响、推动着全国各地区从上至下的共同发展,正因如此,推动全面脱贫才显得更具急迫性。事实上,脱贫攻坚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不仅是中国消除贫困人口的重要手段,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的“短板效应”,看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是看最发达的城市有多发达,而是看最落后的地区的发展情况。在脱贫攻坚这盘棋中,注重贫困地区在全国发展背景下的意义,从而实现长久脱贫和整体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普遍联系的世界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发展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对脱贫攻坚过程的深刻诠释。脱贫攻坚作为贫困地区在经济层面的社会变迁,其实质是摒弃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脱贫攻坚工作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脱贫过程困难重重,一些地区脱贫后容易返贫,这些问题都深刻体现了脱贫工作的曲折性。要把握量与质的关系,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在脱贫过程中,每一户居民的脱贫都是量的积累,当脱贫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扶贫工作者应当把握机会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带动整个地区完成脱贫,实现质的飞跃。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于国家而言普遍性可以理解为前文所说的贫困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着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在进行扶贫事业的同时,我国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道路。于各个具体的贫困地区而言,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因此在进行扶贫时要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考虑,结合不同地方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

也就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特殊性体现在我国的“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提出的,他明确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3]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的环境、农户的状况,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扶贫对象施之以精准的帮扶和治贫方式。

考虑特殊性首先要做到精准扶贫的“精”。中国特色“精准扶贫”战略强调“扶贫不是慈善救济”,需根据贫困地区具体实际制定特色产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规划,将“精准扶贫”思想落实到实处。除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之外,还要将工作精致的分配和安排到每一个具体的责任人,明确分工,职责明了。同时,为了防止返贫现象,政府还制订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脱贫产业。

其次也要考虑精准扶贫的“巧”。比如近日网上爆红的藏族少年丁真,在丁真走红之前,大部分人不知道理塘这个地方,更别谈去旅游。他凭借自身的相貌优势给家乡四川理塘带来巨大的流量,人们开始注意并关注四川理塘这块地方的风景名胜与民族特色文化。丁真本人和他的小马“珍珠”也成了当地新的特色。当地扶贫工作组跳出常规思维——没有让不具备才艺能力的丁真直接签约出道,做昙花一现的网红,而是让他签约当地的一家国企,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文化宣传与旅游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助攻巧脱贫。

四、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把人民群众看作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决定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纵观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民群众。精准扶贫就是把群众观点作为核心要义,并付诸于长期的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去。

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立场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牢谨记自己的立场是人民,根本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时刻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精准扶贫”的中心与重心就是贫困群众,想要取得脱贫工作的伟大胜利,必须要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解决基层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版,1972

  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李清.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N].新华日报,2013-11-03